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零九章 魏徵(3/4)

呢,您就放心大胆地娶。不信?不信,您问房玄龄诸位大人……陆家人更慌了,跟当今皇帝陛下抢女人,这不是找死嘛!也上书说,没这回事,我家跟郑家没有您说的定亲那回事。李二糊涂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讨个妃子,弄出这么多事来。李二问魏徵,你得给我解释解释,这是怎么一回事啊?魏徵直接跟他说:“陆家之所以想极力否定这件事,是害怕您以后会记恨他们跟你抢媳妇。毕竟您皇帝身份在那儿摆着呢!”李二当即就明白了。魏徵的劝谏成功了,李二收回了先前的命令。贞观四年,大唐开始连年丰收,国力增强,天下太平。于是,许多大臣要求李二去封禅。当初陈叔宝也曾上书,请隋文帝封禅。封禅,其实就是古代帝王祭告天地的庆功大典,而祭祀地点在泰山顶上。说白了就是告诉天地,我把天下治理得很好,你看老百姓过得都很好,每天有肉吃,有酒喝,您把天下交给我治理,尽管放心等等。总之就是,只有取得成就的皇帝才敢封禅。隋文帝为人谦虚,说自己“薄德”,没去封禅。李二一向自信,被人一劝,想想觉得自己干得还不赖,应该有资格去向那位从未蒙面的天父汇报下情况了吧!就同意了去泰山封禅的行动。虽然也有人觉得,现在这么大张旗鼓、劳民伤财地搞这活动不好,可想了想还是不要触李二的眉头!这时,魏徵站了出来,他极力陈述不应该去封禅的理由,一顿噼里哗啦的说教,说得李二哑口无言,心里很不舒服,毕竟给谁碰到这事都不会好受。一个帝王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去宣扬一下自己的功绩,有什么过错!可魏徵一棍子打过来,“现在内忧没解决,外患没解决,国家的钱少得可怜,您还是老老实实治理国家吧,您离封禅的水准差得远呢!”李二里里外外一肚子火,但是,魏徵说的都是事实,他没法反驳!换一个昏庸的帝王,早就勃然大怒,拉魏徵下去打板子了。而李二的英明又一次发挥了作用,魏徵的劝谏居然成功了!对于魏徵的行为,不得不服,简直就是一点也不给李二留面子,而李二也真吃他那一套。魏徵的行为,最实惠的好处就是为国家节省了一大笔行政开支。魏徵的前半生在战乱中度过,对民生、民情了解极深。因此,他多次劝谏李二要居安思危,勤勉节俭。在这一点上,他丝毫不怕惹怒自己的老板,即使李二已经表现出很生气的样子,他也不会退让。李二有点扛不住了,毕竟杀又不能真杀,好不容易攒下点名声,杀了这老匹夫,还不毁了!你说魏徵这老家伙,差不多就行了,何必这么认真呢!演演戏,给群臣、史官、天下人看看就行了,这样你好,我好,大家都好,都能在历史上混个好名声。可每次都玩真的,一点也不给我留面子!我忍,我再忍!我惹不起,我总躲得起吧!慢慢地,李二对魏徵有了些敬畏之心。有一次,李二想出去游玩一番,顺便打打猎。工作了这么长时间,也该放松下了!行装什么的都收拾好,突然又不去了。魏徵奇怪了,就问李二,怎么不去了?李二笑了笑说:“本来准备去,可一想起要是被你知道了,又要跑来劝谏,最后肯定又是走不了,还不如趁早就取消了!”还有一个故事,说有一次手下给李二送上来一只上好的鹞鹰,李二很是喜欢,没事就把它放在自己肩膀上玩。有这么个好玩的东西每天陪着自己,李二心里很是高兴。但很不妙,有一天他正和鹞鹰玩,看见魏徵远远地走来,一看就是要汇报事情。李二慌了,让他看见这只鹞鹰,又要说我玩物丧志,不好好工作了!李二赶紧把这鸟藏到自己的怀里(还好古人的衣服又大又宽松)。而鹞鹰是一种短翅飞禽,唐朝人养它用来抓鹌鹑和一些灌木丛小鸟。严格来说,这种鸟也是鹰属的,但是要比真正的猎鹰小得多,也幸亏如此,李二才免遭开肠破肚的惨剧。而魏徵呢,其实早看见那只鸟了。于是他慢慢地汇报工作,把一件事说成两件事,一些小事也要拿出来说个没完。等魏徵终于走了,李二一看,那只鸟早被自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