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9 袁然归来(5/5)
英国尚未掌握但有基础研发的技术,海唐也主动出资合作研发。对于英国方面列入保密的技术,海唐以提供物资的方式换取,比如海唐有大量的钨砂,有稳定的有色金属供应渠道,这些都是英国急缺的。
幸亏是在战争年代,如果是和平时期,李广甚至怀疑要想获得这些技术,代价翻上十倍怕是都难以得逞。
即便如此,在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财力之后,海唐得到的零件能不能用,还是一个未知数,需要一系列的试验。
但是不管怎么说,袁然的归来,使得海唐国动力研究所的工作逐渐走上系统化。
在这个研究项目上,李广想的很远。他其实并没有指望能在二战结束前造出实用姓的航空发动,他最大的期望是二十年内,海唐的航空发动制造水平能领先世界。
李广磕磕绊绊的在这个战乱年代,走到目前的状况,对于国家的建设和未来,思考的深度是曰渐深刻。
眼前的利益,要抓住。长远的竞争力更要打下基础。
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有所谓的后发优势。但是,发展到一定程度,当后发优势消失时,科研创新就是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底气。想想二十一世纪中国的经济,政斧说了多少年,但是效果却难以见到,就知道转型升级的难度。
航空发动不仅是直接增强国防,其技术将会带动一系列的技术进步,这是李广最为看重的。
后来,这款航空发动创造了一个奇迹,科学史上几乎从未出现过的奇迹--一款外形重量各方面都差不多的发动,竟然能连续升级换代几十次,更是在数十年时间里,一直充当海唐军战的心脏。大名鼎鼎的汉系列航空发动,在四四年终于起步。(。)
〖&ns;“”访问
本章已完成!
寒门帝尊
盛唐风华路
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
无敌幸运帝
70年代炒房团
大秦:夺笋呐,祖龙偷听我心声!
霸气宝宝:带着娘亲闯江湖
天噬
完美人生
太古魔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