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64章 官职(2/3)

,敌人粮食快要吃完,可是我们的包围圈还没有完成,如果掠夺他们的牛马,阻止他们砍柴放牧,势将逼他们逃走。战争是一种诡诈的行为,必须随机应变。敌人仗恃庞大的军力,又仗恃大雨不止,所以虽然饥困,不肯认输,我们要装作我们束手无策,这样才能让他们安心固守。贪图一点小利,使他们受到惊吓,弃城逃走,不是好的计谋。”

老谋深算吧。

大雨终于停止,司马懿把外围的包围圈完成以后,开始作灭国性攻击,高堆土山,挖掘地道,使用楼车监视城中动静,冲车撞击城墙。士卒用盾牌遮住头部,手执钩链,冒死攀登,日夜不停地

猛烈攻击,城上的箭和投掷的石头密集如雨。

而此时,公孙渊窘困紧急,城中粮食已经吃光,开始了人吃人,将领杨祚等也出城投降。

挪到八月,燕王公孙渊派相国王建、最高监察长(御史大夫)柳甫,出城晋见司马懿,请求远征军暂时解围,稍向后退,公孙渊君臣当自己捆绑,出来投降。

司马懿可不傻。

他果断下令斩了王建、柳甫,然后开始义正词严地装糊涂,让人给公孙渊传话说:“我是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而这两个糊涂的家伙却打算教我解围后退,这是什么态度?对这两个传话错误的老糊涂,已经诛杀。你如果还有别的话要说,可派头脑清楚、年轻一点的来。”——司马懿的打算是:对于公孙渊的智囊,能多杀一个是一个。

公孙渊只得再派侍中卫演晋见,请求指定一个日期,愿送出人质。这次司马懿摊牌了:“军事对决,大致上有五种结局:能战就战,不能战就守,不能守就逃;其他两条路是:投降或死亡!公孙渊不肯自己捆绑投降,当然是决心死亡,不必送什么人质。”——对你说明白了,你要么死,要么降,就这,其实降也是死,只是降了,可能把你送到洛阳五花大绑的游行你n圈以后,再弄死。

公孙渊绝望了。《晋书》记载,有一颗长星,色白,有象小刺的光芒,从襄平的西南落到东北,坠进梁水。到8月23日,襄平陷落,公孙渊跟他的儿子公孙脩,在数百骑兵保护下,突围向东南逃走,曹魏远征军急行追击,在梁水(太子河,辽河支流)河边追及,斩公孙渊父子。据说公孙渊父子被杀死的地方正是星坠的地方。——对此司马光估计不相信,所以在《资治通鉴》上没说。

又是一颗彗星。真的吗?让人联想到五丈原上的那颗。

司马懿进入襄平,诛杀燕王国三公、部长级以下官员2000多,把15岁以上的男子(人吃人的幸存者,估计城内是全民皆兵了,亦兵亦民吧?)共7000余人全部杀掉,二者相加在万人以上,筑成“京观”(把尸首累积在一起,再用土累积在群尸之上,堆成高丘,称“京观”)——怎一个惨字了得!

也许是司马懿怨恨这些人没有象杨祚那样投降,但

是,大屠杀,尤其是对失败者的大屠杀,到什么时候都叫人恶心。

司马懿的这次战役的成果不仅消灭了一个地方割据政权,而且还把公孙渊统治下的辽东郡、带方郡(朝鲜沙里院城)、乐浪郡(朝鲜平壤市)、玄菟郡(辽宁省沈阳市)等四个郡同时也全部收归了国家。

二十四、曹睿之死(1)

估计司马懿也没有开疆拓土的意思,整整经过了8、9个月的战争,司马懿对这里似乎也不十分感冒,核收户口4万,人口30万。对于来自中原的辽东居民,他下令可以随便回老家。

《晋书》总喜欢神神叨叨的,不过,下面的事情,就不是神神叨叨可以解释得了的了。

据司马懿自己说——只能是他自己事后说的,说:刚拿下襄平的时候,自己梦见曹睿头枕着自己的大腿,对司马懿说,看我的脸。据说,当时司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特种军官小小妻 三界血歌 山村小神医 穿书后五个哥哥求我原谅 幽冥黑蛇 夏人歌 路,走着 逍遥美男图 99亿蚀骨爱:重生千金萌妻 快穿之男神太凶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