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卷 世界大战 第四章 奥运会(3/4)

是所有运动丁香都喜欢,比如赛艇。丁香泛舟的时候从来不缺少船夫。哦,还有足球……因为另外一个时空中的某种原因,丁香切齿痛恨这项运动。

对于这位如雷贯耳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丁香从内心里散发出诚挚的崇敬。这位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主席散尽家财推动人类的和平、友谊和进步,据说晚年却过着清贫拮据的生活。他是一个真正具有伟大人格的人,是净化人类灵魂的真正的天使,他的面前,丁香这位叱咤风云的巨头能清晰的感受到自己的卑微和内心的肮脏。人类真正应该铭记的是他那样的人——丁香这样认为。

不过这并不妨碍丁香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把法国佬打的落花流水。现实主义的政客丁香并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

顾拜旦先生对中国政府筹备奥运会工作的方式非常惊讶。奥林匹克运动虽然逐渐得到了各国民众的热爱,可是却还没有一个奥运会的主办国能做到象中国这样认真而专业的筹备这次运动会。主席先生惊讶而又不乏感动。

上海市政府专门为奥运会修建了一座能容纳10万人的巨型体育场——亚洲奥林匹克体育场,并且修建了室内体育馆、游泳馆、射击馆。最令顾拜旦惊讶的是一个专门供各国代表团和运动员居住的奥运村,这个奥运村的出现集中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团结友爱的主题。

事实上这个奥运村的修建没有花上海市政府的一分钱。奥运村的所有房子都已经提前预售给了购房者,开发这个奥运村还让上海奥运会组委会赚了一笔钞票。组委会用这笔利润资助所有运动员的往返交通费用和业余误工补贴,这对此时还纯粹由业余运动员组成的奥运会而言是伟大的举动。

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此时还处在起步阶段。由于交通的不便利以及业余运动员条款的限制。参加奥运会在当时还是一项由贵族为主的行为。对于普通人而言,放弃工作远赴异国去参加奥运会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即使是贵族。对于比赛地点遥远的运动会也望而却步,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奥运会上就出现了美洲以外的运动员只有40多人参赛的尴尬局面。

为此中国政府专门租用了两艘游轮从欧洲和美洲接来各国代表团和运动员。顾拜旦先生并不是太懂商业,他只是纯粹为中国人举办奥林匹克的热情所感动了。

事实上,丁香对于奥运会确实拥有热情,但这种热情也建立在某种商业和政治利益的基础上。奥运会从来没有象这次这样进行了如此成功的推广,由丁香亲自担任形象大使的奥运广告出现在欧洲和美洲各国的街头,吸引人们前来遥远的东方参与全人类的盛会。当然,广告上还描绘了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灿烂的文化和奇妙的旅游风光。至少对很多有钱人和中产阶级来说,这个夏天搭乘“东方公主”号和“远东亲王”号豪华游轮前来中国旅游并且观看奥运会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虽然不象后世的奥运会那样可以赚大钱,却起码保证了主办国不会因为举办了一届成功的奥运会而亏钱。

如果不是此时奥运会举办原则的限制,丁香恨不能把奥运会赞助商的制度也一并推行掉……当然这会让可怜的顾拜旦先生气疯掉的。

“尊敬的总统阁下,人类文明友爱的圣火在东方大地也点亮了每一个角落,这实在超乎我原先的预计。”针对中国民众购买奥运会门票的热情,奥委会主席阁下由衷的感慨。

“尊敬的主席阁下,你真的认为人类会真正相互热爱彼此吗?”无错不跳字。丁香却突然问道。

“我知道这只是一个梦想,尊敬的阁下。”顾拜旦优雅的向丁香微微欠身,“可如果连这个梦想都没有了,这个世界还有理由继续存在下去呢?”

丁香无语。从情感上说,她希望顾拜旦是对的。只是,有些梦想是人类永远无法做到的,就像中国人永远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