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卷 世界大战 第四章 奥运会(2/4)

1/2到2/3左右的水准。比美国的水准略高。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政府需要在战略上营造和平国家的形象,以免引起西方列强过分的警惕,以期达到战略上的突然性。另一方面,这也是丁香和她的政策伙伴的必然政治选择。

中国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这个赶上了第二次工业**浪潮而实现跳跃式经济发展奇迹的国度事实上在大部分方面的积累极其薄弱,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国民素质、产业扶持等方面,必须要投入巨大的资金。只有国家建设上去了、工业基础雄厚了,才能真正意义上和西方列强在大规模的战争中比拼战争潜力。按照丁香的理念,在世界大战中,中国不应该学日本,而应该象美国。前者一味穷兵黩武。看似气势汹汹实则久战无力。后者轻徭薄赋安心发财,一旦需要进入战争的时候却能在短期内凭借强大的工业实力爆发出让人生畏的战争实力。

丁香不愿意干杀鸡取卵的事。她只能抓住有限的时间尽可能的推动国家的发展。她的政策显然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果一切符合预想。中国将在1914年之后大幅度增加军费,直到介入战争的合适时机来临,让进入战争动员的中华共和国在短期内爆发出让世人震惊的战争潜力。

中国的国民经济增长幅度在1907年以后已经开始从疯狂的20%下调到10%左右。英、法等西方列强对中国采取的贸易壁垒固然是其中地原因之一,但其实并不是主要的因素。中国经济内部刚性需求的旺盛和太平洋自由贸易联盟的存在都让中国不至于因为出口额的下降而过分影响经济,事实上这些年中国总体上依旧处于贸易顺差的局面。经济增幅的下调其实是国家经济总体实力进入一定阶段后地必然过程,丁香知道,没有一个国家在国民经济的积累达到一定阶段后还能保持这样疯狂地增长率。10%在当前形势下依旧是让人兴奋的增长幅度。

可是老百姓并不这么想,或者说,很多有识之士也故意回避这样想。在这一点上,根本不需要丁香的误导。中国的主流民意已经千夫所指的把英、法等国指控为企图扼杀中国经济的凶手。经济利益决定上层建筑,协约国列强充当替罪羊只能说是咎由自取。

不管怎么样。中国依旧保持旺盛的经济增长率已经让中国开始逼近老牌工业强国英国。根据大部分经济观察家地预测,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超越英国已经是迟早的事。虽然中国没有大英帝国几个世纪积累下来的庞大财富,但已经能和日不落帝国站在公平的战争起跑线上了。

短期内军费相对较低的状况并不实质上影响中国国防军的战斗力。丁香来到这个世界后一直都在主导不对称的战争方式,每一场战争都会被引入某种对手并不熟悉地战争方式中。中国有限的军费大部分被用在领先技术的研发上,在丁香眼里,技术一直是核心战争竞争力,只要技术领先。扩军备战并不是太复杂的事。这就导致了丁香所谓的“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在这个普遍视士兵为“消耗品”、以兵员量和大炮生产能力比拼战争能力地世界里,丁香和她的将军们是异端,也是怪物。

所以,一个奉行自由经济和宪政法制的中国将比奉行军国主义的中国更具备战争能力,丁香这个奇怪的推论最后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当然,这个推论是有前提的。

中国这个低军费的战争怪兽起码到目前为止成功的隐藏了自己的形象。在一片虚假地和平氛围中,人类迎来了第5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人类爆发那场空前惨烈地战争之前的最后一届奥运会。而这届奥运会地主办地。是中国上海。

……

勒巴龙-皮埃尔-顾拜旦先生的胡子很有趣,丁香喜欢他的胡子。

顾拜旦先生和丁香有相近的爱好,比如击剑和骑马。这位法国贵族的后裔几乎精通所有贵族运动。但也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