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 前夜(2/3)

有手足相残之嫌,有干天和,且留一线生机给他们吧。

过天星对吕世现在已经是言听计从,虽然心中对先生的菩萨心肠嗤之以鼻,但还是不折不扣的安排手下挨个通知去了。

赵大海虽然对吕世有点软弱的性格不齿,毕竟都走到了这步,不是造反也是造反,事事不由你,对官府大户不斩草除根,那就是在为自己预留祸患,这样怎么能在这乱世里存活?但也对自己这个心地善良的兄弟由衷的感佩,对敌人都能仁慈网开一面,那么对待自己的兄弟更会包容接纳,这是好事,也就随他。

一切都在悄悄的紧张进行中,胜败就再明天一举。

秋天的早晨凉风习习,天空依旧没有半分云彩,但那刚刚爬出来的太阳却毫不吝啬的把无限的热量挥洒在这大地之上,搜刮掉大地土壤里哪怕是最后一点水分,袅袅上升的水汽里,就是行人都变了形,走了样,又是一个秋老虎。

张家堡上,几个乡勇庄丁正懒洋洋的抱着长枪大刀,靠在城墙女墙边上聊天打屁,东一句西一句的闲聊,偶尔一个开心的话语,还引起一阵轻轻的笑声。

现在的队头张风,抬头看看天,不由的心中长叹,又是一个该死的秋老虎的天气,那太阳就好像不把这地上最后的一丝水汽吸走便绝不罢休的样子,还真的和官家有的一比,只是可怜了这天下苦命的人们。

今年一夏,只是淅淅沥沥的下过几场小雨,根本就对庄家没有半点用处,远离河滩的田地,开春的时候或者干脆抛荒,也有那不甘心的,把那珍贵的种子种下,不是没有发芽便是长了出来也转眼便成了干柴,一把火就可以点燃整片的了,那里还指望着收成?

那些人家见秋收无望,便只能拖家带口的到外地逃荒,逃荒?哪里还不是都一样?穷人心善,但也是穷的逃荒,哪里还有半碗米粮分你?

上次被老族长派去西安公干,沿途之上,饿殍遍地,道路两旁所见的榆树都是一人多高的没了树皮,就露出白惨惨的树干,在大太阳底下等死。

富人有粮,但哪个又是心善之人?任你饿死门前也不会有半点伤心同情,指望这官府?却是想也别想,那些官老爷一个个都在巴结新皇,不但今年的赋税钱粮一样不少,就连以往积欠也要一并归还,大户豪强士绅不纳粮,这些就都着落在那些小民身上,这下天灾之后便是人祸了,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家破人亡,唉,这世道啊。

听说在这个时候,陕北靠近蒙古的地方好死不死的还起了蚂蚱,那蚂蚱飞起,犹如乌云也似的,刚开始百姓还庆幸这是有雨要来,却不想是那些瘟神,一阵过去,便是老百姓依赖着放养些鸡鸭活命的草木,瞬间便成了白地,可不是雪上加霜?

蒙古鞑子也是着了旱灾,这又是蚂蚱,也是灾情严重,原本要到冬天才出来劫掠的,现在刚刚秋天便进了长城,官府边军一日三惊,东西奔忙,各地供应更是不能间断,这便又是一笔开销在小民身上。

自己在这里自怨自艾,其实看看左近兄弟,那个不是这样的苦人?不过是老族长看着自己等还有点力气压榨,这才赏了一口饿不死的吃食,但在这个杆子盗匪遍地的时候,还不是拿命来换?

但好在自己是张家族人,虽然已经是远房之中的远房,虽然族长刻薄了些,毕竟有些香火情分,在几年前便把自己那十几亩河边的田土记名在了张老员外名下,虽然每年上缴八成的收获,但毕竟还能得些落星,保证着一家老小半饱不死。

天下大旱,地里没了收成,而每时每刻都要受官家的催逼勒索,服不完的徭役差事,还不起的阎王利债。家里一大堆的老小,忙活了一大年却只能野菜树皮度命,只是自己还有把力气,才被这个老东家看上,为他们把守村寨,说是保得大家免受杆子盗匪的抢掠,我呸。我们还有什么可以劫掠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