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谈类(24)(1/8)
警局里很安静,外面不远就是海滩。已经快午夜了,游人们早已安歇,只有阵阵海浪不断拍打着沙滩,传来低沉的轰鸣声。
我想了想,说:“我认为,对这个案子来讲,检测dna并不是好办法。岛上游客很杂,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都有,我们不能确定死者来自哪里,即使测出了死者的dna,要想与各国警方联系并进行比对,恐怕也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更何况有很多国家目前还没有dna数据库。”
【侦探小百科】dna数据库:dna是组成生物基因的材料。像人的指纹一样,人的dna也具有唯一性,因此世界很多国家都建立了dna数据库。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法医科学国家dna数据库的。据称,根据数据库中的数据,每周都能比对出大约800个犯罪嫌疑人。中国也建立了自己的dna数据库,目前已经有约1000万份数据。
“那怎么办呢?”李警长一时有点束手无策。
“先让我们看看尸体吧。”我对警长提出了请求。一转身,我发现安仔正皱着眉头若有所思,直到kk拍拍他的肩膀,他才回过神来。
我们来到存放尸体的房间。掀开盖在尸体上的白布,我皱起了眉头:被害人的尸体已经被烧焦了,面目全非。kk上前查看,想从尸体上找到残存的线索。安仔却仍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我走近他,低声问道:“是不是发现了什么异常?”
安仔摇摇头,悄悄对我说:“什么也没发现,但是我觉得这里的岛民都很奇怪,穿着打扮都像海盗似的,有种装神弄鬼的感觉。小d探长,这具尸体被烧焦,会不会是有人在举行什么奇怪的仪式?”
我沉思片刻,耸耸肩:“谁知道呢,瞎猜是没有用的。当务之急是赶快找到线索,解开所有的疑问。记住,凶手隐藏得再好,也逃不过法律的眼睛。”*
3
虽然尸体被烧得焦黑,所幸颅骨并没有损坏。因此,我建议李警长对尸体进行颅骨复原,这项技术可以复原出死者生前的相貌,以此来确认死者的身份,这比起大海捞针般地对比dna要容易得多。
【刑侦培训课】颅骨复原
颅骨复原技术己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德国莱比锡市有一座古老的圣约翰教堂,世界著名音乐家巴赫就葬在这座教堂的墓地里。1895年,教堂准备扩建,巴赫的墓不得不迁走。可由于墓地里墓穴密集,棺木损坏,许多白骨混在一起,根本辨认不出巴赫的遗骸。解剖学教授希斯和雕塑家瑟夫内寻遍了墓地,找到了一个他们认为可能是巴赫的颅骨。但是谁能证明呢?于是他们想了个办法,运用颅骨复原技术进行了头面部复原,最终确认了巴赫的遗骸。这是颅骨复原技术的第一次成功应用。
人的头面部,由颅骨和包裹着它的皮肤、肌肉、毛发等组成,颅骨各部位的形态和结构,决定了人的面部和五官的模样,比如眼睛的大小、鼻梁、额头的高低、下巴的样子。一个人的外形无论怎样变化,都不可能改变骨骼的基本特征。因此,可以根据颅骨的特征,重建人生前的相貌。这就是颅骨复原技术。
传统颅骨复原,先要翻制出颅骨的石膏模型,再用橡皮泥模拟肌肉等软组织,粘贴到石膏模型上,塑造出人头部的基本轮廓。然后再根据颅骨特征和解剖关系,塑造出人的眼睛、鼻子、嘴巴,甚至眉毛、头发等细节,最后复原出死者的相貌。
现代颅骨复原已经引入了计算机技术,是将无名颅骨放在专用设备内进行激光扫描,在电脑中形成颅骨的三维图像。再根据颅骨的宽、高、眼眶内外间距等数据,通过计算机,并配合经验丰富的专家,给颅骨“配上”皮肤和毛发,还原出死者生前的相貌。
李警长觉得有道理,可却犯了难:“我们这座小岛上,并没有颅骨复原的仪器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