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六、复印费与打印费(2/3)

啦,消失如四十岁中年晨起那一刻对青春蹉跎的叹息。

“葛老师,你找我?”

葛大爷抬起头:“不是我找你,而是应该你找我。既然你不主动找我,我只好先找你了!”

?怎么几天没见,一位好好的数学老师就变成了ra歌手?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江水源百思不得其解。葛大爷浑然未觉,随手点了点桌角上的一堆东西:“这个硬盘里面,是从杂志创刊到去年年底为止的《.athematics》全文数据库。我怕你偷懒,所以先帮你打印了前面几年的,你拿回去好好看看。”

江水源搓着手:“谢谢葛老师!实在是太麻烦您了,那个、那个,打印费多少钱?”

葛大爷鄙夷地看着他:“你觉得葛老师我是差那点小钱的人么?你要真是有心,就看的时候给我认真点,别跟看网络似的,稀里哗啦一天扫完几十万字。”

“我一定认真研读!”

葛大爷摇摇头:“我让你认真读,不是让你查漏补缺、故意挑错,也不是想培养一位数学史专家,而是想让你从中发现方法的创新、智慧的突破与灵感的闪光。虽然说早期的论文比较粗糙幼稚,但在当时人看来,他们都是努力有所突破、有所发明的。就像牛顿从苹果落地中感悟出万有引力、门捷列夫从互不相干的元素里发现元素周期表,现在看起来天经地义、顺理成章,在当时却是石破天惊。所以你看的时候,要着重发现其中真正的价值,最好配合这本维克多.卡兹的《数学史》一起服用,效果更佳。”

江水源才发现在打印纸下面还有本厚厚的英文教材,正是卡兹的《数学史》。他拿过来粗略扫了扫目录,笑着说道:“我们现在学的数学,正好大致相当于18、19世纪近代数学开端的水平,这套《数学年鉴》果然最适合我!”

葛大爷道:“那是因为你多看了几本大学教材,才勉强有现在的水准,要是普通高中生,很多人还停留在17世纪那会儿。这也是数学的魅力所在!我们现在的高中生物,很多知识点是近50年发现的;高中化学,很多知识点是20世纪以来发现的;高中物理,很多是19世纪的。唯独数学,还停留在古代与中世纪之间,几百年来一直没有过时,甚至几十年、上百年之后,学校里还会教这些内容!”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啊!

江水源终于感受到数学的永恒与魅力,以及学习数学的艰难:“换句话说,那些搞数学研究的科学家,都得从中世纪开始一步步学起,要沿着前人的足迹一直攀爬两三百年,才能摸到学科前沿。姑且不说两三百年间有多少人作出多少贡献,光是想想那么长的时间跨度,都觉得压力山大!”

葛大爷连连咳嗽好几声:“这个、这个,也不像你想象那样。你看过这本《数学史》就知道,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还在研究和解决17、18世纪遗留下来的问题,比如华林问题,是1770年华林在《代数沉思录》里提出来的;比如费马猜想,是1637年费马在丢番图《算术》时想到的;还有哥德巴赫猜想,是1742年哥德巴赫写给欧拉信中提出来的。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两三百年,我们创造了很多数学工具,提出了很多数学理论,但距离最终解决还差临门一脚。所以不要觉得时间跨度长,像黎曼猜想,可能还需要几十年乃至几百年时间才能得出结论。”

“呃……两三百年前的问题都还没解决,果然不是一般两般的难!”

葛大爷怒了:“让你看,你就老老实实看,叽叽歪歪那么多干什么?人类从有史以来,就思索‘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终极三问,想到现在都没解决,那研究哲学、研究科学的人是不是都不活了?”

是啊,所以所有想到这三个问题的人都已死去,或者正在死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