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五十三、指点(2/3)

只能步人后尘、拾人牙慧,做点修修补补的零碎活儿。不过江小友你资质出众、聪颖过人,只要肯下工夫,将来未必不能比肩阎若璩、孙元起两位乡贤,所以你一定要勤自勉力,奋发图强!”

江水源只有报以苦笑,心道:就算我有逆天的本事,那也得我有命活到那个岁数才行啊!

韩先汝自然不知道江水源心中所想,兀自说道:“做问嘛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说到底无非就是一句话:聪明人下笨功夫。首先得是聪明人,笨人只能做循规蹈矩的活儿,聪明人的脑袋里才能蹦出奇思妙想来。其次得下笨功夫,不下笨功夫把本领域内的情况摸清,天天向壁虚构、闭门造车,再聪明也没用。遇个车祸、摔个跟头、掉下悬崖就能获得通天彻地本领的那是,不是现实。”

这就是向名师大儒问请教的好处。他们在治方法、术路径上随便点拨几句,就能让你茅塞顿开。有时候见面都不用说话,只需坐在那里静静感受他们的者范,也同样能让你受益匪浅。可是江水源却没心情去感受韩先汝的光霁月,大煞景地说道:“可是我觉得自己挺笨的,什么都不懂!”

“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就对了!别说你,就是我这个教了几十年书的教书匠也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韩先汝环视四壁的图书一眼,颇为感慨地摇了摇头,“话说知道自己不知道,并且勇敢承认,已经算是摸到术研究的门槛了。”

韩先汝谆谆善诱的模样仿佛有如拿着棒棒糖的怪大叔要带小女孩去看金鱼,但江水源意志坚定,始终不忘登门拜访的目的:“如今各种说在我脑袋里打架,吵得我就跟一团浆糊似的稀里糊涂,到处都是疑问。然而全府中生国论难选拔赛马上就要开始,我该怎么办?”

这就是江水源苦恼的根源:如果自己连自己都说服不了,又何谈去说服评委和对方辩手?

韩先汝捋着胡子说道:“问、问,了之后自然会有疑问。所以朱公(朱熹)这样描述读书治的过程:‘读书始读未知疑,其次则渐渐生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一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你现在就处于渐渐生疑、节节是疑的阶段,等你再多读些书,勤加思考琢磨,以后各家说就会融会贯通,疑问也会随之冰消雪融。这是水磨工夫,急不得,恼不得!”

江水源有些郁闷:“照韩老先生您这么说,除了自己看书用功之外,就无计可施了?”

“当然,终南捷径也是有的!”

“哦?”江水源马上来了兴致。

韩先汝也不拿乔:“习惯上大家都说‘做问’,为什么是‘做’问呢?因为问是踏踏实实、一个字一个字做出来的,而不是嘴上说出来的。‘板凳甘坐十年冷,章不写半句空’,挂在嘴上、落不到纸上的那都是口头禅,都是虚的!只有落到纸上形成字,那才是实打实的。所以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想了解一门问,最快捷的方法就是自己动手写一本关于这门问的书籍。因为在写书过程中,你会主动查找资料、理清脉络、掌握要点。如果你想在最短时间内消除困惑,不妨自己动手写本书。”

“啊?写书?”江水源大吃一惊。

“写书怎么了?觉得写书特神圣、特高雅?告诉你,这年头阿猫阿狗、牛鬼蛇神都能写书,并且堂而皇之的出版,你一个品兼优的高中生怎么就不能写书?”韩先汝愤愤地说道,想来他是有感而发,“再者说,你写书只是为了磨练自己的问,并不是为了出版,有什么不敢动笔的?”

江水源心中一动:对啊,写书怎么了?和尚摸得,我就摸不得?

“当然,动笔时最好还是以出版问世的心态来写作,这样才可以态度端正、立足高远,写出不错的书来。像我这样的老头子写书,原则上是能短则短,一方面是数十年磨洗,已经删去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