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3章 殷禩(2/5)
“孙儿才不会不自负呢!”殷鸿利自满的仰开端,“孙儿在上书房可是公认的学业最好的人!甚至师傅们都说了,孙儿的作业即使放眼全部京城的同龄人,也是首屈一指的……”
说到这儿,殷鸿利的眼睛一亮,拉着康乾帝的袖子道:“祖父,您说我们开个学堂,把所有的勋贵子弟都丢进往上学怎么样?父亲说了,现在的勋贵子弟越来越不成样子,成气的没几个,多的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假如有那么一个学堂,大家朝夕相处,想来彼此是什么样的都一清二楚,是栋梁还是蠢材都一目了然,这也能在必定程度上避免了日后选举人才甚至是帮姑姑、姐姐们选驸马时受到蒙蔽……”
看康乾帝有些意动的样子,殷鸿利打铁趁热的再度开口道:“要在学堂的院子里立一个高高的皇祖父的雕像,凡进学堂的学子都得拜皇祖父,都要尊重皇祖父,每年挑几个学的好的,皇祖父再意思意思给点儿赏赐,这才叫天子门生呢!”殷鸿利拽着康乾帝的袖子自得道:“要告诉全天下的学子,您是个多了不起的人,要叫他们忠君爱国,没有国就没家,只要努力学,就能成才,有好日子过,斗蛐蛐遛鸟的都没有好前途。”
康乾帝蓝本对这件事并不上心,可是架不住殷鸿利一会儿一个主意,听听似乎很有道理的阳西,康乾帝也就渐渐上了心,越想越感到可行。于是叫来太-子,让刘煜回往写个折子递过来。
看殷鸿利顺利的完成了自己交代的任务,刘煜满足的给了他一个赞成的眼神,告退后就叫了殷褆、殷祉、殷禛、殷祺、殷祐等人,说了康乾帝的旨意,让他们每个人想一个章程出来,到时候大家联名写一个折子给康乾帝。
等到半个月后众位皇子的折子上来,康乾帝仔细看了看,然后拿着舆图开端沉思确实应当圈一块地建个皇家学堂试试看,太-子说的很有道理,勋贵是大凉皇朝统治的基础,假如这一块烂了的话,大凉皇朝必定会涌现问题。如今四海升平,勋贵早就没有了建国初期的奋进,反而是奢侈之风大起。勋贵中青壮年这一代基础上已经垮了,但年幼一代却还可以拯救一下。若是从他们小时候就教导他们忠君爱国、奋发图强,也许……要不,就先试试?
折子上了以后,康乾帝思来想往,又找了亲信大臣们商量了半天之后,终于下定决心。接着就在上朝的时候说孙子殷鸿利因出行看到不少跟他同龄的孩子都没有上学,问自己为什么?然后康乾帝就让雍郡王当朝念了不少宗室官宦勋贵子弟在京中横行无所事事的样子,于是为了不忍孙儿扫兴,所以决定,下令凡在京中六品以上的官宦,以及在京勋贵家中的年满六岁到十六岁的嫡子,进行同一考核教导。十六岁以后优良的则是往国子监持续深造。
“你们教不好,朕帮你们教,怎么,还有异议?”康乾帝素来独断专行,已经决定的事情更不容转变,他冷眼看着有意见的人,果真龙威一出,满朝高低再无二话。
事情进行的大张旗鼓,武师傅参军营里拉了几十个上过战场的,文师傅从翰林院抓了不少。勋贵基础都不敢违背康乾帝的旨意,就算家中不舍,内命妇进宫哭诉的也不少,可到底不敢拿孩子的前途开玩笑。
当然学堂也并非所有嫡子都收,考核通过才要,就这么挑来拣往,第一期学生足足有六百余人,每个年纪都有专门的师傅,当然对于嫡子的教导很多人都很器重,也不可能把所有一个年纪的孩子放到一起,所以每个年纪都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班级,一个班的学生程度都差未几,实在精彩的还可以酌情跳级。天子脚下,办事的效率还算不错,十月初,第一批学生就开端上学了。
刘煜对这个被康乾帝亲笔命名的“皇家学院”皇家学院很上心,这可是他获得“万民敬佩”的基础,毕竟将来他的种种“改革”是需要助力和支撑的!不过,现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之官商风流
天命之人林天成王梦欣
美食神医
重生豪门小媳妇
忍界:要来只念兽吗
误入歧途苏玥
海上求生:女配她好运爆棚了
风流太监郎
天门帝国
傲世潜龙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