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二一章 辅政王独裁(1/2)

03();

关卓凡也在皇极门外等候,不过,不是为了陪天子,他此时的身份,是“前引大臣”。

从寝宫到宁寿宫的这段路,慈安的“迎扈大臣”是伯王,慈禧的“迎扈大臣”是睿王,到了宁寿宫,天子和慈安、慈禧两位皇太后,“三宫”銮驾合三为一,关卓凡这个“前引大臣”正式上岗,伯王、睿王两个“迎扈大臣”则转为“后扈大臣”。

两宫皇太后降舆,天子上前请安,“三宫”换乘软轿,天子打头,慈安皇太后次之,慈禧皇太后再次之,重新起驾。

“前引大臣”轩亲王走在队伍前头,身后随着排成两列的御前大臣,领导着天子的软轿,慈禧皇太后的软轿后头,是并肩而行的“后扈大臣”科尔沁亲王和睿亲王,队伍进皇极门,进宁寿门,“三宫”的软轿,一路抬进了皇极殿。

殿内丹陛之上,御案已经撤掉,宝座则由一变二,上方悬方眼黄幔一方,天子奉侍两宫皇太后升座,自己则立于黄幔之前,靠左站定。

有两点需要留心,一个是“御案已经撤掉”,这意味着此时此刻的两宫皇太后,固然“垂帘”,但并不处断政务;一个是宝座上方悬挂的那方黄幔,亦即所谓的“帘”,格式上头,和之前的“帘”,略有差别下缘左右各截往一角,这意味着,本日之“垂帘”,不同往日之“垂帘”事实上,“撤帘大典”之前,在法理上,两宫皇太后就已经“撤帘”了。

两宫皇太后升座之后,“前引大臣”、“后扈大臣”的差使,就算告一段落,关卓凡、伯王、睿王各自回班。

叫赞官唱礼,殿内殿外,群臣三跪九叩。

礼毕,天子颁下第一道上谕,由协办大学士文祥宣读。

这道上谕,用的是“朕奉慈安端裕康庆皇太后、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懿旨”的名义,说的却不是两宫皇太后的事情,而是轩亲王关卓凡的事情。

将轩亲王的功劳从头到尾展排了一遍之后,上谕宣敕,“轩亲王锡加‘辅政’名号,称‘辅政和硕轩亲王,亦称‘辅政王’,位居诸王之上;亲王仪卫,加豹尾枪二,仪刀二,其余仪卫、服御、仪注,一同和硕亲王。”

这只高挂了许久的靴子,终于落地了,固然早在意料之中,殿内殿外,王公亲贵,文武百官,依然深感震动。

震动之中,也有意外,这就是“其余仪卫、服御、仪注,一同和硕亲王”。

亲王的仪仗称“仪卫”,关于豹尾枪和仪刀的部分,是“豹尾枪四,仪刀四”,“加豹尾枪二,仪刀二”,就是“豹尾枪六,仪刀六”了。不过,对于轩亲王来说,这是一个纯粹的虚名儿,几乎不存在任何本质意义,由于关某人出门,从来不摆什么“亲王仪卫”,他玩儿的,全是“西法练兵”的那一套。

“其余仪卫、服御、仪注,一同和硕亲王”却是有本质性意义的如上所述,“仪卫”并不重要,但是,“服御、仪注”,尤其是“仪注”,却十分重要,由于,这关系到彼此见面时的礼节安排,孰高孰低?孰尊孰卑?

“一同和硕亲王”,就是说,辅政王固然“位居诸王之上”,但同其他的亲王见面,彼此还是平礼。

不止于亲王,殿内、殿外的很多人,都暗暗的松了口吻。

这是第一道上谕。

关卓凡领旨谢恩之后,文祥开端颁读第二道上谕还是轩亲王的事儿。

哦,现在该叫“辅政轩亲王”或“辅政王”了。

依旧是“朕奉慈安端裕康庆皇太后、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懿旨”。

天子说,按照两宫皇太后的唆使,她在接下来相当一段时间内,重要的任务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因此,放在国事上的时间、精力,必定是有限的,因此,“钦派辅政轩亲王恭代缮折”,“钦定蓝笔批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极品婆婆的重生之路 诡异收容所,你收容我一个人类? 超神支付 快穿来自踏脚石的反击 世界第一傲娇 我混在夜店的那些日子 时间都知道 世界第一傲娇 希望的大英雄 鬼服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