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名贤篇之孟子(续)(3/5)

17世孙孟康,字公休,曹魏散骑侍郎,弘农太守,典农校尉,渤海太守,给事中,散骑常侍,中书令,封广陵宁侯

18世孙孟宗,字恭武,孙吴永宁令、右御史、司空。“二十四孝”之一,有“哭竹生笋”之事

19世孙孟揖,晋朝庐陵太守

20世孙孟观,字叔时,晋朝殿中郎、黄门侍郎,生二子:孟嘉、孟陋

21世孙孟嘉,字万年,晋朝安西大将军长史、江州别驾,生二子:孟怀玉、孟龙符。性无苟合,言无夸衿,为时所重

22世孙孟怀玉,晋安帝时封鄱阳县侯,后为阳丰县男,任江州刺史、南中郎将

23世孙孟表,字武达,南齐马头太守;北魏辅国大将军、南兖州刺史、豫州刺史,因功封汶阳县伯,散骑常侍、光禄大夫、平西大将军

24世孙孟斌,北魏右丞相

25世孙孟威,字能重,北魏平北大将军、光禄大夫、骠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

26世孙孟恂,字修仁,北魏东州太守;北周太子少师、太子太傅、车骑大将军

27世孙孟儒,字敬业,北魏彭城王韶典;北齐文宣帝除中书舍人、东郡太守、广平太守、太中大夫、卫将军

28世孙孟景,隋炀帝时为膺扬将军

29世孙孟善谊,隋朝河内通守

30世孙孟诜,唐朝凤阁舍人、春宫侍郎、相王召为侍读、同州刺史

31世孙孟大融,唐玄宗屡召不仕,后隐居于王屋山

32世孙孟浩然,唐朝诗人,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生二子:孟云卿、孟庭玢(孟郊之父、孟常谦的祖父)

33世孙孟云卿,字宜甫,唐朝校书郎,与诗人杜甫善交。生二子:孟简、孟华

34世孙孟简,字几道,唐朝仓部员外郎、谏仪大夫、常州刺史、户部尚书、御史中丞、山男东道节度使

[注:孟简、孟华均无后代,所以把孟庭玢的孙子,即孟郊(唐朝诗人)的儿子孟常谦作为孟轲的第35世孙]

35世孙孟常谦,唐朝安州刺史、侍御史、安州防御兵马使,生二子:孟遵庆、孟元阳

36世孙孟遵庆,旨召不仕

37世孙孟琯,唐元和末旨召不仕。韩文公云:年少,礼甚娴。手持问一编甚钜。退披其编以读之,尽其书无有不能。其所与友尽善之。生二子:孟方立、孟方迁

38世孙孟方立,唐朝昭义节度留守

39世孙孟承诲,后晋太府卿

40世孙孟汉卿,后周左羽林大将军

41世孙孟贯,不仕,工于诗词,主奉祀事

42世孙孟昶,隐居不仕,主奉祀事

43世孙孟公济,少励高行,不乐仕进,避契丹之乱,藏谱于屋壁,隐居东山而终

44世孙孟宁,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孔道辅守兖州,访得孟子墓在四基山之阳,又于凫村访得四十五代孟宁,推荐于朝,拜迪功郎、邹县主簿。率领族众,修编祖谱,主奉祀事。至此家事复兴,无废缺现象。孟氏后裔尊为中兴祖,附祀故里祠。生二子:孟存、孟坚

45世孙孟存,主奉祀事,生二子:孟况、孟海

46世孙孟况,宋朝鱼城教谕,主奉祀事

47世孙孟彬,宋朝临沂县主簿,主奉祀事,生二子:孟澄、孟沂

48世孙孟澄,仕为滕县尹,主奉祀事。

49世孙孟德成,居滕,元太宗时复其家。仕峄州知州,为族长,主奉祀事,生三子:孟述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