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58章 悠悠三年(2/3)



另外,皇家学院还发明了蒸汽拖拉机,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此外,李虎花大价钱从西方挖来的科学家们将化肥、农药等化工产品给捣鼓了出来,也为农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随着铁路网不断的完善,南方充裕的农产品借助火车,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北方。由于运输成本的降低,不仅让北方老百姓品尝到种类丰富、价格实惠的农产品,也为南方的老百姓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当然了,有利就有弊。

在国营纺织厂开办初期,大量质优价廉的纺织品涌入市场,传统手工纺户受到冲击,让很多从事手工纺织加工的人失业,特别是那些家庭小作坊。

为此还闹出了一场风波,江南地区更是爆发了一场游行抗议,波及数省,甚至有人高喊“砸掉机器,禁止机器代替工人生产”,那班清流也纷纷上书,要求禁止开办国营纺织厂,不能与老百姓争利等等。

作为后来人,李虎自然明白每一次重大科技创新都会伴随着争议与阵痛,他当然不会妥协。

另外,这件事背后有着阴谋,是那些纺织厂主、豪商和他们背后的江南士绅等一系列既得利益者借机蓄意制造的一场大规模政治事件。

李虎可不是前明的皇帝,江南士绅一闹就妥协。再说了,江南士绅全部被他迁到了京城,打破了他们盘根错节的关系网。

在李虎的授意下,江南道御史给朝廷上了一道奏疏,揭发江南士绅勾结地方官员、借势常年拖欠朝廷赋税,隐混抗官,多占田亩等。

李虎下旨严查,并将和珅从朝鲜召回,在锦衣卫的配合下,对江南的士绅地主进行清洗,且在圣旨中明确表示:不论积欠钱粮多少,一律严惩。

和珅和孔庆祥严格执行了李虎的圣旨,不仅是那些士绅地主,就连一些仅欠了一分一厘的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也被缉拿送往京城治罪。此案牵连甚广,数十名江南官员被杀,被流放朝鲜的士绅、读书人和地主高达万余人,其中不乏江南文坛巨擘。

李虎借着此案追缴了数百万税银,并打击了江南士绅地主,把江南的土地收归国有,顺便又将江南地方官员也清理了一遍,一举多得。

不过,这件事也给李虎招来了不少非议,因为江南士绅地主拖欠的是大顺的赋税。

为了安定江南老百姓的民心,李虎在江南开办了国有农场和工厂,给当地老百姓提供大量工作岗位,并推动官办社学的建设,教授《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读物,以及经、史、历、算等基础知识,普及基础教育。

现在的老百姓基本上都能看懂用白话写的告示,再也不用低声下气地去求官差和有功名在身的人了。

这三年,除了大唐的经济与科技突飞猛进,皇室人口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现在的李虎是七个孩子的父亲,薛宝钗生了二皇子,琥珀生了三皇子,香菱生了长公主乐安公主,去年林黛玉又给李虎生了个女儿,封号寿昌公主。紧接着贾探春生了四皇子,贾迎春生了三女儿静宜公主。

另外,李虎册封贾探春为安嫔,希望她像她姐姐贾迎春一样,安分守己,和和气气的过日子。

李虎此时就在贾迎春宫里,正抱着三女儿静宜公主与贾迎春说话。

“.云丫头生了个儿子,可把老太太高兴坏了,还说若是宝玉能再考中举人,就是立刻死也值得了。”贾迎春依旧是那副慢吞吞的样子,不慌不忙地说道。

李虎笑了一笑,不出所料,在园子里与妙玉鬼混的贾宝玉没有考中举人,去年娶了史湘云,今年生了个大胖小子。

想着贾迎春的话,李虎眨了眨眼睛,是不是安排个恩科,让贾宝玉考中举人,圆了贾母的誓言?

贾迎春顿了顿:“袭人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