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六章 老朱的土地政策(2/4)

语气有些不对劲,抱住同治皇帝的手不由紧了紧,问道。

“去山西!”

“太后只管安坐就好,下面一切事务都由微臣来安排就是!”李鸿章道。

慈禧太后明白了。

她也是读过史的,知道什么叫挟天子以令诸侯,现在她和怀里才只有六岁的同治皇帝就是这样的天子,而面前的李鸿章就是曹操。

如果李鸿章知道她心里的想法,一定一口老血就喷出来了。

就他也算曹操?

他只是鱼饵而已,真正的曹操在北平城里坐着呢!

人家是想要犁庭扫穴,借着这次大军北伐,中原兵力空虚的机会,来一个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把中原那些不安分的士绅一网打尽呢!

如果谁真的经不起诱惑,以为有了满清皇帝这块招牌就想要起兵造反,那绝对会死得很难看。

时间过的很快。

眨眼间距离徐达大军北伐已经过去了一年时间。

这一年来整个北中国都是一片暗流涌动。

无数的小道消息在民间肆意传播,什么伪明的北伐大军被沙俄人打的全军覆灭了,什么沙俄人已经杀到东北了。

甚至更离谱的都有。

比如现如今流传最凶的一个传言,伪明的朱洪武其实是从明初一直活到现在的僵尸王,每到月圆之夜就要暴走吃人,北平城里的人已经被他吃掉了一半!

这些留言有的是朱元璋让锦衣卫放出去的,但更多的还是有人浑水摸鱼故意传播的。

至于为什么会放出这样的消息,朱元璋心知肚明。

他一直在推行的各种政策,比如清查土地,比如税收的重新厘定,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有人不想让大明好过啊!

而正好,他也不想让那些人好过。

他还要搞出更刺激的政策。

“土地归公,平均分配!”

这八个字朱元璋在明末的时候就说过,但那个时候他也仅仅是说说而已,并没有下大力气去施行。

一是因为他时间不够。

二也是因为在明末那个时代国家没有形成工业化,根本就没有能力去管理、监督和维护这一政策的落实。

即便提出来了,估计要不了多少年也会形同虚设。

他可是太清楚那些士绅官僚钻空子的能力了。

但现在不同了。

明初在进行工业革命的时候,清末同样也在进行,甚至这边的进度还要更快。

因为这边人口更多,而且在沿海各地已经有了一些工业基础。

再加上这些建起来的工厂,和明初时一样有九成都是国家主导的,这就让朱元璋手里握住了大量的银子。

有了银子,朱元璋自然就要倒过来解决粮食问题了。

朱元璋很清楚,工业要搞,但农业也不能拉下,因为农业才是一个国家的命根子。

现在的清末华夏有四万万人口,如果这四万万人口没有粮食,那即便你有再多的工业品也是枉然。

而让所有人都能吃得起粮,这就是朱元璋今天搞出这个政策的目的。

把土地收归政府手里,所有的土地都是政府的,然后平均分配给所有百姓去种!

百姓只有种地权,而没有售卖权,私自售卖土地是违法行为。

同时还要依法向国家纳粮。

这就是朱元璋将要实行的政策。

旁边的胡惟庸听着朱元璋一条一条的提出这些政策,即便他很早就知道朱元璋要这么搞,而且这两年他也一直在各地健全行政机构,为此做准备,但真到了要做的这一天,他依然忍不住心惊胆颤。

因为这是要刨天下所有士绅的祖坟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