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九十一章 不是很难!(2/3)

上说得这么专业,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咸鱼那小子真会折腾,居然成了滨江预备役团副参谋长兼一营长。

韩向柠那丫头竟也成了预备役军官,他们小两口还真是夫唱妇随。

黄远常看着材料,觉得一切是那么地不真实,愣了好一会儿才说道:“袁局,对韩渝这个人我很了解,他十六岁就参加工作,可以说我是看着他成长的……”

在滨江港监局,尤其在港巡三大队的基层工作经验和所取得的成绩,是黄远常在长航局的政治资本。

领导问起老单位的人和事,他自然要往好的说。

袁局长没想到他对那个年轻的预备役营长评价那么高,更没想到他竟不假思索地说陵海预备役营的战斗力只会比汇报材料上强,绝不会比汇报材料上弱。

“这么说港监局、长航公安局和航道局并不是夸大其词?”

“肯定不是,袁局,您这两年没去下游检查工作,如果去检查过工作就会知道‘万里长江第一哨’并非浪得虚名。

他们几家从88年就开始联合执法。我在滨江港监局港巡三大队担任大队长的时候,也牵头组织过两次联合执法。

每次出动的执法船艇都不会少于十条,连海关都安排缉私艇参与。所以整合资源动员一切能动员的力量,对他们而言不是很难。”

如果一切属实,并且能把那几家拼凑的防汛抢险营调过来,长江几家管理机构就能拥有一支水陆两栖应急抢险力量!

袁局长越想越觉得长江委的建议可以考虑,托着下巴道:“但现在的问题是想把这个营调过来很难。”

调到长航局这么久,今天这是第一次单独向局长汇报工作。

黄远常岂能错过这个帮局领导分忧的机会,绞尽脑汁想了想,笃定地说:“袁局,我认为不是很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材料上写的很清楚,向上级申请把他们调过来很容易,但滨江市委市政府不一定会同意他们来。”

“只要我们做做工作,滨江的市领导应该能同意。”

“这个工作怎么做?”

黄远常想了想,胸有成竹地说:“首先是后勤保障,从材料上看他们的机械化装备多,滨江经济虽然发展的不错,但不可能既把那么多人员和价值几千万的装备借给我们,还要倒贴防汛抢险期间所产生的费用。”

长江上的几大管理机构,难道还养不起一个预备役营?

退一步讲,遇上这么大的洪涝灾害,几个单位账户上的经费就算不花在这儿,一样要按上级指示花在那儿。

与其被上级拿去救灾,不如“召回”长江几大管理机构拥有一半“股权”的预备役营参与防汛抢险,不但能实实在在干点事,也能干出一点成绩。

袁局长权衡了一番,轻轻敲敲桌子:“采购抢险物资所需的经费和后勤保障我们负责。”

“再就是关系要理顺,或者说要明确指挥权。”

“说具体点。”

“防汛抢险跟水上火灾扑救一样,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专业性很强,滨江市领导肯定会担心人员安全和价值几千万的装备安全。我们在谈的时候要做出明确的承诺,只要求他们去哪儿抢险,绝不外行指挥内行,干涉他们的抢险过程。”

“这好办,材料上说的很清楚,他们有自个儿的专家组,水文局的一个教授级高工就是他们那个专家组的成员。到时候跟长江委打个招呼,请长江委让那位教授级高工指导抢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