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十三章 洒家施耐庵,古代版《白毛女》(3/10)

个五十多岁的老文士,按照古代的平均年龄,早已经是属于安度晚年的时候。

但是,施耐庵老爷子却是老骥伏枥,又是一颗雄心想要造反去了。

不愧是能够写出好汉举义水浒传的施耐庵。

不过,刘伯温听了施耐庵的话后,却是一个劲的摇头。

“不妥,不妥啊。”刘伯温说道。

施耐庵一瞧,顿时就是生气了。

“当然是不妥,你刘伯温现在是江浙参政,三品的大员,怎么可能跟我一样去投贼,要是妥的话,那才是奇怪呢!”施耐庵生气道。

刘伯温见状,丝毫没有动怒,反而是笑了出来。

“你笑什么!”施耐庵这火爆脾气,顿时就是怒了。

“施兄误会了,我不是笑你!”刘伯温连忙解释道。

“那你是笑什么!”施耐庵不依不饶。

“施兄,你要是真的打算建功立业,去投义军的话,我给你推荐一个更好的去处,如何?”刘伯温说道。

施耐庵一听,顿时就是一愣。

“什么,此话当真?”

“哈哈,当然是真的,我刘基什么时候骗过你啊。”刘伯温笑道。

“你说说,推荐我去哪里?”施耐庵连忙问道。

“滁州,红巾军!”刘伯温说道。

“什么,红巾军?”

施耐庵听罢,顿时觉得有些不太情愿。

当今天下,红巾军声势最为浩大。

但是,红巾军却是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占据的地方,全都是一些灾害频繁的地方。

或者说,要不是灾害频繁,这红巾军也是闹不起来。

红巾军占据的全是穷地方,听说连饭都吃不饱,怎么拼天下?

而泰州的张士诚等人就不同了。

张士诚等人出身私盐贩子,当地有盐业的聚宝盆,可谓是家底丰厚。

听说张士诚光是叔伯堂兄弟,就能够拉起来上百号人,全都是能贩卖私盐的家伙。

施耐庵想了一下后,便把自己的这一番心思给说了出来。

刘伯温听罢,心中却是忍不住叹息。

自己这个同年老兄,实在是有些看不通透啊。

既然要争夺天下,那自然是以人为本,有了人,也就是有了兵马,有了兵马,什么东西抢不到。

泰州的张士诚等人仅仅是占据了产盐地区,没有左右呼应的红巾军友邻,有个屁用啊。

“施兄,建功立业可不是靠钱多,而是靠人多,那滁州红巾军元帅朱元璋,还有他那个兄弟朱瀚,都是人中龙凤,将来必然能够成就一番大业,我也就是牵制于宗族亲朋,否则一定去投他们了。”

既然施耐庵已经是打算投义军造反了,刘伯温也是不再做丝毫隐瞒,当即把自己暗中襄助红巾军朱瀚兄弟的卧底本质,给交代的明明白白。

“原来如此!我就说你刘伯温,不是那种贪图权势的奸佞之徒!”

施耐庵一听大喜,立刻拉着刘伯温说道。

“施兄,你要是信得过我,不妨先去滁州见一见朱瀚,先是了解一番,如果觉得他们不行,再另做打算。”刘伯温继续劝道。

与朱瀚接触的越多,刘伯温就越是对这个少年佩服无比。

不论是军政民生,还是纵横捭阖,这个听说出身穷苦的少年,总是能够把蒙元江浙行省的平章左丞等人玩弄于鼓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