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 刘飞家的陈年往事(1/3)

宋欣欣闻声走了过来,狐疑道:“你怎么可能见过,这个是我根据‘花’火村水塘里的颅骨残片用软件计算出来的完整人头,误差率很高的。-叔哈哈-”

当年‘花’火村出现杀人案,水塘里起出尸体残骸,其中有一个不完整的颅骨残片,宋欣欣保存了多年,一直以来没有放弃过复原工作,但是难度实在太大,使用的软件也是她自己研发出来的,心里都没底。

“确实见过。”沈弘毅言之凿凿,“不过发型应该变一下,双麻‘花’辫不适合我们的‘女’主角的气质,双马尾更有味道。”

宋欣欣立刻将头颅模型上的假发取下,解开麻‘花’辫,改成双马尾,还用梳子梳理了一下,沈弘毅接过梳子,又给模型‘弄’了个刘海。

“这就差不多了。”沈弘毅左右打量着,啧啧赞叹:“鬼斧神工,宋教授你真是太厉害了。”

宋欣欣抱着膀子,冷冷道:“别拍马屁了,快告诉我你在哪儿见到的这个人。”

沈弘毅说:“你猜。”

宋欣欣说:“你是不是皮痒了,沈局长。”

一物降一物,沈弘毅在外面威风八面,在宋欣欣面前却像温顺的小巴狗,他立刻不敢再卖关子,乖乖说:“我在刘飞老家调查的时候,看过他们家的老相册,刘飞的母亲是双胞胎姐妹,和你重塑的头颅模型起码有九成的相似程度。”

沈弘毅是刑侦学硕士,辨认人体特征是他的专业,宋欣欣自然不会怀疑他的水平,立刻重视起来:“那么,刘飞母亲的双胞胎姐妹中,是不是有一个失踪或者死去了?”

“是的,刘飞的姨妈在八十年代初期失踪了,至今没有下落,那时候社会问题非常严重,治安问题相当突出,所以才有了之后的大逮捕严打行动。”沈弘毅郑重其事道,“当然,相貌相似的人是存在的,中国有十几亿人,不排除有完全无血缘关系但是长得很像的人。”

宋欣欣说:“你查一下吧,这块颅骨我研究了六年,都有感情了,帮她找到家人,是我的责任。”

以沈弘毅现在的资源,想查一件事轻而易举,他调取了1981年的公安卷宗,发现了一件惊天大秘密。

刘飞的姨妈叫刘卫红,1981年4月5日失踪,虽然没找到尸体,但被公安机关认定为他杀,并且有人因此承担了刑事责任,事发当地三名男子被捕,其中首犯被判死刑,一周后枪决,两名从犯被判无期徒刑,一个死在大西北戈壁滩,一个后来改判二十年有期徒刑,2002年刑满释放,依然留在青海监狱附近生活。

发黄的卷宗上,留有当年办案民警的名字,“徐红兵”三个字写的刚劲有力,看得出是个受过教育,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干警。

沈弘毅调了一架飞机,专程飞往青海,在劳改农场找到了当年的犯人朱文革。

朱文革是1966年生人,被判刑的时候才十四岁,如今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中年人了,常年监狱生活让他比同龄人憔悴的多,看起来倒像是七十多岁的垂暮老人。

沈弘毅表明了身份,老人很平静,在西北的阳光下,‘抽’着烟,眯着眼睛,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

“冤案,绝对的冤案。”朱文革说,“我们几个确实是调皮捣蛋,但是杀人这种事情做不出来,我连受害者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我那俩兄弟也一样,那几天我们一直在一块玩,根本没有作案的时间,我还记得,那天晚上我家吃的猪‘肉’粉条,我爸是供销社的干部,油水大,割‘肉’都比别人割得‘肥’,你们年轻人不知道,那年头‘肥’‘肉’值钱,能炼油啊,老百姓缺油水。”

沈弘毅静静地听着,不打断他的思绪。

朱文革额头上的沟壑如同刀砍斧削一般,他的青‘春’岁月,全都耗在西北戈壁上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