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17章 落成(2/3)

肖老先生回国定居,恭喜肖老先生乔迁新居,万事如意。”

肖姥爷从欧村长刚才的招呼声中,知道了这位就是一心为农业的季镇长。

“感谢季镇长的莅临,快请坐。”

肖姥爷请季镇长坐他这一桌。

季镇长摆手,“我和欧村长他们坐一桌,顺便谈些事情。”

“那我叫正国去陪那桌。”

“正好我也有些事情和李正国同志谈一谈。”

李正国回了二楼,看了眼季镇长的位置,直接就过去作陪了。

酒足饭饱,院里的桌凳整理好后,由工人们搬下楼,搬过河,搬上了大卡车。

不错,这些桌凳,都是从工人们家里借来的。

李正国说要给租金,工人们不同意,车拉车送的,就是中午用一下,哪里就值得给钱了?

他们这一年多,在这里挣得还少吗?收这种钱,烫手。

季镇长撇开所有人,和李正国单独说了一会话,才和肖姥爷道别离开。

全程没再接触田静,他不想再有那样的风声,虽然是别人无中生有的。

曲终人散后,剩下的不是寂静的空虚,而是入新居的欢喜。

正房的西屋,仍然是田静的,耳房做成了儿童房。

里面的寝具是李正国依照后世的上床下桌做的双层床。

西屋他们自己的卧房家具,同样是李正国带着陈锁柱做的。

姥爷的东屋家具,是老师傅的四个孙子做的。古典和现代的融合,看起来非常的简约。

其他的房间,就是李正国请工人们做的了,要求不高,按照农村的木床来做就行了。

当然,冬天必备的炕是要备上的。就在南窗下,不高,按照窗台高度做的。

不再是烧柴禾的炕,是青砖打的烧煤块的炕。

因此,正房的房间,比京都的四合院要大一些。

但是内院大小没变,一进院子的大小也没变,只有三进院子变了。

不仅是因为正房向后退了一些,令三进的院子大小变了。

也因为三进的院子中,有个下去一层的台阶。

所以,三进只盖了西边的一半,东边这一半给留成了院子。

台阶就在这个院子的东墙边,用木栅栏完全围挡住。

需要下去的时候,再打开台阶头上的栅栏小门。

阿凤也跟着搬过来了。

她就住在三进,因为她有养鸡的打算,所以,漂亮的鸡笼也给她做了。

田静担心她会不自在,阿凤却毫不在意。

“我已经三十多岁了。不在意那些闲话,这些村民嘴里就没有什么好听话。”

说着,她欢喜地张开手臂在院里跑了几圈。

“真舒服,乡野里的四合院呀,也只有你们敢想。”

田静微笑,“只要有钱,什么不敢想?”

……

内院里,肖树元陪着他的老爷在抄手游廊里转着。

“真的一模一样啊,仿佛把京都那边的搬来了一样,赵师傅他们的手艺非常的不错。”

从四合院成型后,肖姥爷每天都会来这里看着。

一点一滴,一石一柱,都是在他眼中,慢慢地堆砌起来的。

“是啊,师傅们的手艺是非常不错。”

可是也要有吸引师傅们用心做事的资本啊。

晾晒的菜干,每顿用心安排的伙食。

各种材料尽情使用,不怕出错,不怕浪费。

哪一点,不是令师傅们欢喜的条件?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a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a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