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八章 扯证了(1/3)

一个上午很快就过去了,今天林向东也不用下乡放电影,而在厂里也没多少工作要做。

可以说,喝喝茶,看点报纸之类,再溜达一下,就可以去食堂吃饭了。

不过,林向东却没去食堂,而是去车棚。

低矮的车棚里整齐停放着一辆辆自行车,很快,林向东就找到了厂里配给他的那辆。

打开锁,推着自行车就向厂外而去。

走在厂里,看着周围的建筑,比较灰暗的色调,烟囱矗立。

墙壁上新粉刷的标语让人充满了激情。

瞅了一眼不远处那墙壁上的标语。

撸起袖子加油干,兄弟姐妹是一家,大夏越来越强大,狂风暴雨咱不怕,勇往直前……

这是一个让林向东感觉复杂的年代。

尽管物资匮乏,也缺少娱乐,但林向东仍然是精神饱满。

刚出了厂门,林向东就看到了娄晓娥。

和娄晓娥说好了今天去领证。

而在早上,林向东就找科长请了半天假,还让厂里给开了介绍信。

这年代不仅离开本地要介绍信,结婚也需要介绍信。

就是转户口,还有离婚等,都是需要介绍信。

城里都是工作单位或街道办开介绍信,而农村则是大队来开。

毕竟林向东也请了易中海给娄家送彩礼,而娄家收下了,因此,应该和娄晓娥去扯个证了。

年代不一样,林向东不得不努力适应。

这年代男女谈个恋爱都是奔着结婚去的,只要看对眼就直接领证。

林向东倒是不急,但也要考虑娄晓娥的感受。

若是继续拖下去,免不了有人背后说三道四。

尽管娄晓娥的父亲是轧钢厂董事,但她并不在厂里上班,所以,厂里也不好给她开介绍信,还是街道办给她开的。

“我们先找个馆子吃饭吧!”林向东说。

这会是饭点了,民政局的工作人员也要吃饭。

话说,林向东虽然没能凑齐三转一响,但也准备好了四个一工程。

所谓四个一工程,也就是双人床,热水瓶,脸盆和痰盂。

双人床是林向东亲手制作的,虽然他木工技术不咋地,但眼光毕竟领先了几十年,制作出的家具还是能拿出的。

至于热水瓶和脸盆等,家里本就有,但林向东还是买了新的。

接下来,林向东就骑着破自行车带娄晓娥下馆子。

就近找了个小馆子,点了三个菜,再加上两碗白米饭。

一顿饭吃完,林向东又带着娄晓娥兜了会风。

低头看了下手表上的时间,觉得差不多了,也就去民政局。

一套流程下来,拍了照,交点钱,结婚证也就领到了。

拿着红本本,不对,这年代的结婚证是一张‘奖状’,上面还有着老人的名言。

看过之后,林向东就把证给了娄晓娥,而娄晓娥很宝贝的收好。

时间还早,也不用去厂里上班了,林向东两口子就去爬长城。

站在长城上,林向东忍不住高歌一曲。

一首大海航行靠舵手从林向东口中而出。

到了傍晚,林向东都有点累,而娄晓娥更是累的几乎走不动。

既然扯证了,也就不用送娄晓娥回家。

以后娄晓娥可以住到林向东家里了。

……

当林向东两口子回到四合院,易中海和傻柱等人也都下班回来了。

回到家里,林向东就从柜子里拿出了一袋橘子糖,这是准备好的喜糖。

其实,林向东倒是想买大白兔奶糖,但价格太贵,票也比较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