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移民(下)(2/3)
们自己自由耕种的土地。
也就是说王富贵家分到的二十亩田,只有八亩是靠河的水田,其他十二亩都是旱田。
这些移民都是北方人,在耕种方面与南方有很大的差异,需要村正与官府派下来的有经验的农业技术员进行耕种指导。
在农业技术员的指导下,所有移民先将官府发放的稻种在小地里进行育苗,在等待育苗的过程中开始栽种桑苗。桑苗栽种完之后便开始进行水田的平地、打畦埂引水灌田。
这一切都做完之后,秧苗也已经长高,便开始了插秧。正应了诗中所说的‘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紧接着又要种植棉花,以及玉米、番薯、大豆等各种的杂粮。这些东西是农作物是农人在桑麻之外的又一项重要的经济收入。
这些北方的移民,哪里见过如此一样接着一样的劳作,与北方相比,南方的种植要比北方繁琐的多,受的苦多,获得收益也就比北方更多一些,这也是江南比北方富庶的原因之一。
贫苦百姓家的女人干的活一点儿不比男人少,移民百姓干农活的时候都是全家一起出动,就是孩童也要帮着爹娘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北方有句俗话叫‘孩子不吃十年闲饭’,半大孩子也能顶得上半个劳力,可是让移民们没有想到的是,在移民们开始稳定生活之后,村正开始要求所有十二岁以下的儿童都必须到学堂读书,十二岁以上的孩子全凭自愿。
移民们不乐意了,让家里男娃读书还能说得过去,怎么女娃也要去读书,这女娃读书有什么用,读多少书,不还是要去嫁人,嫁到了别人家就成了别人家的人。
然而不管移民是否愿意,所有的孩子都要去读书,谁家的父母若是不让自家的孩子读书,直接抽回分给的土地,打入劳改营。
胳膊拧不过大腿的移民们,只能强忍着不满将孩子送到了两个移民村中间的学堂。两个小儿女被送进学堂,这让本就对南方的耕作不太熟悉的王富贵两口子更加的忙碌。
没有了孩子的帮忙,一些本来能够让孩子完成的边边角角的杂活就只能自己完成,虽然说是辛苦了一些,但是看着田里的庄稼一天天的长高,在用了官府提供的肥料之后,庄稼长得郁郁葱葱,王富贵两口子就感觉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
两口子甚至畅想着,收成完了之后,除了缴纳赋税,再留下自己的口粮,能够余下多少钱还银行的贷款。
忙碌的时间过得飞快,很快四个月的时间过去,水稻稻穗开始变黄,这个时候就需要放水等待地面稻田地面之后,就得抓紧时间收割、脱粒、晾晒。
在抢收的时间里,就连学堂都主动放假,要求学生们回家帮着父母进行抢收。
王富贵家八亩水稻抢收、晾晒完之后,经过称量之后,得到的结果让王富贵大吃一惊,凭借他多年种地的经验,他能够看得出他的这些水稻收成肯定错不了。
让他没想到的是八亩水稻最后竟然打了三十六石(一石稻谷一百二十斤,脱壳后的糙米要重一些),合到每亩竟然能够达到四石半。
除了缴纳给官府的十四石四斗赋税之外,自己还能落下二十一石稻谷,官府给出的稻谷收购价格是一石半两银币。
家里四口人的口粮保证至少要留下十石粮,再留一石最好的稻谷做种子,剩余的十石能够全部卖掉,光是水稻就能收入五两银币。
收完水稻之后,紧接着就开始了棉花的采摘,四亩棉田,一家老小齐上阵,几天时间就采摘完成,共收获了一千多斤的籽棉。
移民没有加工籽棉的设备,只能按照籽棉的价格卖给收购的商人,官府定下的最低收购价格是十文一斤。
王富贵一家的棉花收入除了纳税之外又获得了七两银币,水稻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全面进化
凌天神尊
江湖不好唬
大姐进城:九零致富之路
在海贼世界里做骑士
我缔造了超凡时代
逃荒种田:满级大佬有空间
武逆九千界
我的宝可梦实在太努力了
户外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