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65章 大结局(2/3)

规定了吗?藩王不能够作为辅政大臣,并且,陛下,你现在还在生病中,曹肇和秦朗都已经和宫中伺候您的妇女们嬉戏了(两人本来就经常在宫中,大约是习惯成自然了吧,直接在男人的心窝子上捅!),燕王曹宇派兵在宫门南面,不让我们随便出入(那你们是怎么进来的?),这是竖刁(齐桓公的近臣,将齐桓公活活饿死)和赵高的作为啊!——这是刘放直接朝“准辅政大臣们”摊牌了。

接着,刘放继续说:

现在太子幼弱,境外有强敌,境内有饥民,皇帝你不远虑,全用曹家的人,把祖宗的家业托付给二三个平凡的人手里,您卧病这两三天,宫内宫外的消息都堵塞了,社稷危殆,作为您的臣子,我们真的好痛心!

曹睿听了这话,大怒——听了这话,我托付后事的人,竟然在我没死的时候,就和我的小老婆群打情骂俏!

紧逼着问了一句:那你说托付给谁?

这个时候,只有曹爽在跟前,刘放随口就说:曹爽。——总不能把眼前的他也得罪吧,如果那样,这人在皇帝面前和我对嘴,那就麻烦了。

皇帝看了看曹爽,问曹爽,你行吗?

曹爽吓的汗流浃背,口不能言语。刘放在他旁边轻轻地踢踢他,偷偷在他耳边教他说:我可以以死不辜负陛下所托。

《三国志》和《资治通鉴》里,写的就没有这么剑拔弩张的了,说的是:而燕王曹宇,性情谦恭温和,向老侄曹叡恳切推辞。曹叡把刘放、孙资唤到卧室,问说:“燕王究竟是什么意思?”刘放、孙资回答说:“燕王有自知之明,知道负担不了这么重大的责任。”——双方显得是那么的温文尔雅。

问题的关键是为了把未来的常道乡公曹奂的爸爸在这件事情完全撇清,把曹宇美化成为了一个不问世事的高人。

我倒宁愿相信《汉晋春秋》的说法。

往下继续说。

在向皇帝说了曹爽以后,刘放和孙资又加了一句:应该把司马懿招来和曹爽一起辅政。

皇帝曹睿同意了,就让孙刘两人下去做命令去了。

这时候,曹肇又进来,知道情况后,痛哭流涕地说:坚决不能这样。

皇帝又犹豫了,就叫曹肇出去让原来的命令停下来。等曹肇出门,刘放孙资又跑着(是跑着!)到殿中,重新说服了皇帝。皇帝重新又听从了刘放和孙资的意见。这次,刘放汲取了几分钟前的教训,对皇帝说:您还是把您的最后意见写下来,给我写个字。皇帝没劲,动不了,刘放就跳(是跳!)上到御床(!)上,拿着皇帝的手,写下了罢免大将军曹宇等的字据。然后,刘放拿着字据(手诏),走到殿外,

大声说:有诏免去大将军曹宇等人的官,马上离开皇宫!

于是,这四个人大哭着,回到了各自的府邸。

对于这四个人各是怎么离开皇宫的,《三国志,刘放传》引《世语》上是这样说的:曹肇因事暂时出宫,等第二天,刘放孙资对宫门宣布诏书,不得让曹肇再进宫,并且罢免曹宇的职务。这时候,作为皇宫卫戍部队的总司令夏侯献还在宫中。皇帝亲自对他说:我已经好些了,你快出去吧。于是,夏侯献哭着走了。

同日,擢升曹爽当最高统帅。曹叡担心曹爽能力不足,再擢升政务署执行官孙礼,当最高统帅府秘书长(大将军长史),作曹爽的助手。同时,曹叡派随身仆役辟邪,拿着手令,征召司马懿进京,司马懿先后接到两种不同(第一个是曹宇建议皇帝让司马懿直接去长安)的命令,怀疑京师发生变故。于是,紧急上路,《晋书》上说连着接到5到诏书,其中一道写着:一刻也不停的盼望着你的到来,来了就直接推门进来,看我的脸。

——嘘,是不是与俺司马懿的梦一样?

本来没有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从海贼开始的神级进化 尘王溺宠,强娶俏王妃 良人可安 领主:十金矿开局,兵种无限召唤 不死者 他对她恨之入骨:悍妃,本王杀了你 混沌至尊 我是90后,但我真想和大我6岁的你谈一场能领证的爱情 宠婚甜蜜蜜:老婆,二胎来一个 姑爷是喜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