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23/www.7twx.net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23/www.7twx.net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第251章 亲信(3/4) _戏说三国:历史的那些有趣事 - 七天文学网
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51章 亲信(3/4)

渐减少,加上连日大雨,转运十分困难。就派使者到诸葛亮军中说明情况,劝诸葛亮退军。

于是,诸葛亮开始撤退。

九、战后评定

从太和5年(231年)曹真去世到青龙3年(235年)初司马懿被任命为太尉(即大司马),在这长达4年的时间里,曹魏帝国一直没有总司令。如果在太和5年真的如《晋书》所说那样司马懿帅军取得了大胜,也许司马懿很快就会被任命为大司马了。

但是,事实上并没有。

也许历史的真相是:

一是司马懿在两军相持之时,双方野战被诸葛亮击败,损失惨重(如《汉晋春秋》和《资治通鉴》描述);

二是司马懿在诸葛亮退却时,不顾张郃的反对,又迫令张郃进行追击,致使帝国第三军人张郃被杀;

三是诸葛亮全军退去。

如果您是当朝皇帝曹睿,您怎么处置司马懿呢?

不杀了你就是好的了,你司马懿又有什么资格被封赏呢?哪跌倒哪爬起来吧,您老就留在西北给我守好得了。

于是,司马懿被留在了关中。

司马懿只是在青龙2年(234年),诸葛亮第5次北伐失败,诸葛亮病死以后,魏明帝曹睿才把曹魏帝国的荣誉第一军人给予了他。

也许是因为那个时时刻刻叫曹睿心惊肉跳、“大名垂宇宙”的诸葛亮死了。

除此以外,还有别的原因吗?

明帝时候,曹操时代的名将都已经物去,只剩下了曹真、张郃,(司马懿原来是文人不算)而曹真、张郃在同一年里又相继死去,帝国面临空前的人才危机,这给了明帝很大的打击。屈指算来,可用的人只有东南的满宠、东北田豫、西北郭淮、北面牵招。

而司马懿势力……一句话,那就是:总是那么叫人不放心。

为什么呢?

除了听说过司马懿狼顾之相,而且,还因为明帝器重的一个人的说法。

说到这个人,就必须先说说曹丕时代的那颗璀璨的星——刘晔。

本来明帝对刘晔最为器重——在曹丕时代,刘晔言无不中,这给做太子的明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在继位之初,明帝谁也没见,第一个召见的大臣就是刘晔,不仅召见,而且,君臣一聊就是大半天,刘晔失踪的这大半天可谓无比荣耀,因为全体大臣都在皇宫外面傻等着呢。

等刘晔出来的时候,大臣们争先恐后地问:“新皇

帝怎么样?”

刘晔慢腾腾地说,“和秦始皇、汉武帝一样大气,但是,才能可能不太够。”

读书读到这里,喟然叹息,真羡慕汉代的自由风气和汉代人的质直,如果是明清以来,哪个大臣敢这样对皇帝说三道四?他就那样,想的大,才能不中?呵呵……不过,刘晔持宠而骄之态也跃然纸上了。

在众多听到这话的朝臣中,应该有记性好,又口舌灵便的人吧?

谁能保证这话以后不会传到皇帝的耳朵里呢?

更为出格的是,对于军国大计,刘晔在大臣们中间是一套,在皇帝面前又是一套。当时,魏国朝廷讨论最多的事情莫过于是否伐蜀,报诸葛亮伐魏之仇了。

禁卫军将领杨暨是明帝的亲信,认为不能伐蜀。这个杨暨也和皇帝一样对刘晔很是敬重,甚至是崇拜(因为刘晔是明帝朝前期全体公认的聪明人),也多次找刘晔私下探讨商量,究竟伐蜀可行不可行,杨暨说不能伐啊,什么山路险峻,粮草难继之类的,刘晔深表赞同,除此以外,还说了不少你想不到的理由,比如,还有诸葛亮得众心等等,理由说的比你还充分。

有一次,明帝和杨暨又在讨论伐蜀,杨暨说不能伐,如此这般说了一通,说得明帝恼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快穿)阴曹地府还贷录 灵魂买卖 帝品护卫 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 从秦时开始打怪升级 在一起 至尊冷少:盛爱绝版未婚妻 双生神级武魂,震惊妖帝老婆! 最强反派系统 业余修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