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90章 清穿群魔乱舞之年玉尧三十(1/5)



于是她侃侃而谈道:“然也,但我并不反对真儒学中的精华。但是治国,以2000多年前的学说治当今变迁之世,岂不是刻舟求剑之荒诞?孔子见过现念满匪乱华的情形吗?况且,理学并非真正孔孟之学。

程朱理学提倡‘行知合一’,但是主观地否定‘欲’,无‘欲’何以驱‘行’?‘凡事为皆有于欲,无欲则无为矣。有欲而后有为,有为而归于至当不可易之谓理。无欲无为,又焉有理?’我之欲——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农人之欲——三餐裹腹;诸位之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满清之欲——奴役我汉人、窃居中华神器、享万世之荣也。无欲无为岂非任鞑子为刀俎我为鱼肉?

再看,崇尚‘存天理、灭人欲’理学之伪儒,他们自身有没有欲呢?从小吃饭喝水——‘饮食之欲’,所以他们长大了;‘嫁娶’——男女之欲,所以他们生出孩子;‘十年寒窗鲤跃龙门’——权势富贵之欲,所以他们当了官。吾从未见一‘已灭人欲’之‘理学大师’者也!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子绝四:勿意、勿必、勿固、勿我’都告诫后人要实事求是,不要自己凭空意想。披着儒学外衣却自己意想出一个精致动人的谎言法则——‘天理’。他们真的是孔子之弟子吗?

有人是被那意想出来的精致迷人的谎言所骗而无法自拔,但是很多却恰恰是为了自己的富贵仕途之欲而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自己的欲都没灭还要求别人灭欲。‘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见用程朱理学当官富贵的人恰恰是最不听孔圣之言的人。孔子会主张一群骗人骗己或被骗的人去治国吗?孔子成就儒学为修身求知,后世科举儒生死记硬背不过是求当官个人富贵,所欲不同,所思所行岂能一样?

再说另一流派陆王心学,他们是断章取义的主观唯心主义,他们从董仲舒‘天人合一’之说演化而来。但是‘天人合一’这个词语,我却认为其本义上也可指人心可感知客观的宇宙万物,既认识这个你还没出身就已经存在的宇宙世界。这条道路是无穷尽的,新认识一个事物常常要否定原来的认识,在这种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不断进步,越来越接近宇宙的真想看的书几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网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全文字的没有广告。]而不是‘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为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若是‘吾心便是宇宙’,陆、王二人早已死了,‘心’都没了怎么不见宇宙毁灭?

说个笑话,一个陆王心学门人的男子,他父母给他说了房媳妇,洞房花烛前心里想着娶个天仙,可掀开盖头是个无盐,新娘长什么样可由不得他心里想‘天仙是我媳妇,我媳妇是天仙’。

这世间的真理并不是个人想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即便有误,但是他们总不会认为鞑子是我华夏正统吧?他们的‘理’和‘心’不会是这样狗骨头地舔鞑子之痔吧?孔子总不会认为鞑子为华夏正统吧?若是世间存在是他们宣扬的‘理’或他们的‘心即宇宙’,那么他们的‘理’和‘心’就是让鞑子两次窃我中华让我们汉人亡国?若是这样,这种‘理’和‘心’于我汉人是个什么玩/意/儿!?——世间存在之理不是后世伪儒之意想,这事就是孔子本人也做不了主!沉溺于程朱陆王的只有四种人,不通世事的愚笨者、知其误而不纠的懦夫、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利用此学谋个人权势利益的奸佞。这也是朝堂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原因之一。”

在场的人都读过书,听了这样的直白到残忍的话不禁愕然,桐城的大部分读书人就算有反清之心的,但也没有这样公然残忍的抨击程朱理学或陆王心学的。但是她的话掷地有声,让这些人心头隐隐恐惧,而如方良虽读过不少儒学却不喜程朱理学的人却已经预见这种“危险性”,她若当政,儒家不知有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神医开局被女友活埋 君少心尖宠:宝贝哪里跑 九千岁要父凭子贵 欢喜记事 欧皇之路 灵泉空间:山里猎户爆宠小悍妻 重生之一日为师 漓香 冷面总裁的欢脱娇妻 在仙界当团宠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