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38.三八来到新班组(3/4)

专业不了解,对工作中的轻重缓急,他心中没底,所以领导问到什么,他也只能实话实。

听廖班长的口气,对王离开班里很惋惜,对他很不满意。对这一点,他还是能理解的,他这个技术员,在本体一班还像个见习生,确实无法象王那样帮衬着廖班长。可是话回来,被当众上一回两回,他还能不往心里去,多了,他也有些吃不消,觉得有受攻击之嫌。

让他最不适应的是,廖班长爱扯上男女那方面的事,对他的那些话还很“糙”,这让他感到无比尴尬,也很反感。至于有一次,在4号炉大修现场,他扶着栏杆从锅炉上走下来,快到8米平台时,一不留神,一脚踩空,顺着铁制楼梯滑落下来。刚好廖班长路过,他朝廖班长自我解嘲地笑笑,“没看好(楼梯)。”对方却冷冷地扔过来一句“活该”,更让他心中一寒。

那段时间,他在工作中出错也比以往多。出错并不要紧,让他苦恼的是,只要他出错,就有种被弄得人所尽知的架势。其中,廖班长得最起劲。最明显的一次就是,那天,做受热面防磨检查,师傅们要他去拿几片“瓦”来,他不知道“瓦”是什么,就问了一下廖班长。“防磨瓦。”廖班长的回答还是让他摸不着头脑,幸好在备件库遇到一位师傅,指点给他看,原来,这里所的“瓦”,就是在检修规程上经常看到的防磨盖板(在风机班,他倒是经常接触瓦,瓦就是滑动轴承的俗称。也正因为如此,他脑子里对瓦的概念就固定化了)。一防磨盖板他肯定知道是什么,可很快他就听到议论,“连防磨瓦是什么都不知道。”

——也许每位新人在工作中都遇过类似的困扰。江湖有黑话,行业有行话,有些行话,外行很难听懂,书本上又没有,要在实践中学习,否则,交流起来会有障碍。刚到检修时,他就有过这样的经历:例如大家起对轮、靠背轮,他不清楚是什么玩意,原来学名就是联轴器,这可是他从大学起就熟知的东西。还有“哈府”,听起来像“哈佛(大学)”,更让人云里雾里,其实就是剖分式端盖,这种叫法应该来自英“half”(一半)……

不仅行话要在实践中学习,俚语、方言也要学习。在风机班时,陶班长开会回来,经常会提到某某事被上面“pa司”了,他还以为事情通过了,经过几次误会后方知,这“pa司”又不是他想当然的英“pass”(通过)了,意思刚好相反,指事情黄了,大概是中“拍死”的谐音,他可完全会错意了。至于刚上班那会,师傅们所的“弹子”、“凼子”之类的武汉话,也常让他这个一直过着学校封闭生活又来自郊区的“乡里人”糊里糊涂的。

言归正传。那些日子,如何和廖班长相处,让他很伤脑筋。不过,在本体一班时,他好歹从未和廖班长发生正面冲突。

但有一次,他一时忍不住气,也干过告状的事(这种事,他可做得少之极少)。他不想去书记室麻烦老蔡,而是来到主任室找大主任李,很想把在本体一班遭遇的一肚子憋闷告诉李,可走进办公室里,郭主任也在那里,他又不便出来了。于是,他只告诉李,分场交代的检查受热面的事,廖班长根本没有安排做。李没有话,他随后退出主任室,就这样,鼓足勇气的告状变成了告黑状——也许,我们年轻时,总会做一回两回蠢事。

想一想,那时他也是无可奈何,既不能争吵(再,因为此时专业水平不过硬,底气不足,在廖班长面前,他也硬不起来),又不堪其扰。不过,要别人的行为大奸大恶,那还真谈不上,只是扰人心神而已。

——或许,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的就是这种纷扰,让人头疼的也是这种纷扰:置之不理,人觉得窝囊;有所反应,别人可能来得更有劲,惹来更多麻烦;反应过度,还会有不良后果,让自己陷入被动。此时到底该忍下来,还是以牙还牙,确实没有标准答案。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废材翻身之狂傲炼药师 我的女友是狐仙 德鲁伊也能成为最强者 娘娘每天都想暴富 坚毅时代 亿万豪门的替身媳妇 诡异修仙,我有一座五脏庙 龙王婿陆榆纪凝雪 蓬莱修仙小记 亲亲宝贝:野猪爸爸,滚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