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563章 改革好莱坞(3/4)

远芳接手后,亲自审查了这几个剧本,很坚决的给毙掉了。都他妈假大空的东西,根本没有内容,一味的靠名演员,大制作打噱头,也就是一开始可能唬唬人。

但是如今的观众可不是以前的,一进影院看明白咋回事儿,立即就会吐槽。

如今的网络这么发达,一旦舆论被炒起来,立马也就没人看了。她远芳可不是冤大头。

所以她直接找这些人商量,和和气气的解约,都不要违约金就好了,公司还剩了一部分支出。

她的这个行为在好莱坞引起了轩然大波,毕竟名导和明星才是每个公司的命脉,她这不是自毁长城吗?这一直是好莱坞的传统。

为此,很多媒体打电话甚至堵门来采访她。都被远芳给拒绝了,这一下更是捅了马蜂窝。

同行,媒体纷纷发声唱衰兄弟影视,口径一致的谴责这个中国女人将要彻底毁了默克多创下的福克斯娱乐。

远芳沉默了一段之后,终于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她的发言态度很明确。

影视这种行业就是演给老百姓看的,描绘的大部分也都是普通人的故事。这才能引起关注。

而那些大制作,只是电影人自己玩的东西,并不容易引起普通人的共鸣。

所以,今后的兄弟影视,将会减少高成本的商业片拍摄,把重心转移到贴近生活和现实方面来。

她的这些话无疑又是一记重磅炸弹,把圈子里的人都整蒙了,这个女人真他妈疯了,这不是自毁长城吗?

要知道如今的电影早已经不是艺术,而是一种商品,靠特效和噱头吸引观众的。再加上海量的广告资金砸出去。

不管电影好不好看,未上映之前就会狂轰乱炸到让大家不知道都不行,这叫洗脑。

所以电影一公映,一开始票房收入都不会差,只不过真好假好,三天之后就能看出效果了。

票房腰斩,断崖式下跌,最后被影院强行下架,这种命运已经成了常态。

关键你赔成啥样跟人家导演和演员关系不大,该拿的钱少一分也不行,顶多是拿不到分成了。

所以,他们还是醉心于大制作的,毕竟片酬也高啊,只要是一部大火,拿到的钱够他们挣好几年的。

至于影视公司赔多少?跟他们有一毛钱的关系?

而远芳的做法,无疑是触动了他们的利益,在远芳和第一批演员和导演解约后,第二批人又开始找她谈解约的事情了。

本以为远芳会被威胁到,毕竟如果再走一批,兄弟影视就快成空架子了。这样的公司还能有什么价值?

好莱坞的价值观就是他们这些人,哪个公司拥有的多,哪个公司实力就雄厚。当初默克多可是花重金招揽并且一直养着他们的。

没想到远芳可不是默克多,一听到有人又想解约,立马笑嘻嘻的接待了他们。

第一句话就是:“谢谢各位体谅公司的困难,主动给我减轻负担,违约费之类的咱们都免了,以后有机会再合作。”

远芳手里拿着一打解约协议书,只要签字就会立即生效的。

这一下,大部分人都犹豫了,他们有名气没有错,但是好莱坞就是不缺这些人。

一旦解约,他们就会签约新公司。但是上一批走的人如今还真没几个加入新公司的。

说实话,他们在这里待遇很好,换一家还真的不见得有这个待遇,除非特别红的那些真正一线。

只是这几年影视市场开始萎靡,这些大腕们,也都成了公司的负担。影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