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203花边新闻(2/4)

得诺贝尔化学奖。”

“我想任何一个有追求的科学家,都没有办法拒绝这个诱惑。”

“你说的很有道理,你这个消息真的是太及时了。我得好好感谢你一下,我的小baby。”

……

距离王峰的论文刊登在《jacs》上已经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关于电化学界面结构的理论模型的争论也是愈来愈激烈。当时期刊内部对于是否要把这篇论文登刊也是有不小的争议的。但是现在看来效果貌似不错。

也正是因为争论的原因,这篇论文受到的关注愈来愈广泛,连带着他们的期刊也很狠的,名声大燥了一把。

但是真正将这种关注从理论化学界推向整个计算机界的,还是对王峰的研究青睐有加的自然。虽然这次他的论文碍于专业性太强并没有选择《科学》投稿,但《科学》依旧给他的论文设置了一个“highlights”。

不只是如此,在《科学》杂志上,著名理论化学家、13年诺贝尔奖得主、哈佛大学的马丁·卡普拉斯教授,受邀撰写了一篇科学评论,评论了这项研究成果。

“……我一直都有在关注他的论文,但没想到他的成果会诞生的如此迅速。毫无疑问,这是一项伟大的研究成果。而对于这项研究成果的正确性,我个人的观点是相当的乐观。因为它回答了不少关于电化学界面,我至今仍然抱有困惑的问题。”

“截止到目前为止,诺贝尔奖只光顾过计算化学这个领域两次。但我相信在不久地将来,诺贝尔的荣耀将再次垂青这个年轻的领域。”

在此之前,马丁·卡普拉斯因为提出了有关耦合常数和二面角之间关系的卡普拉斯方程,对复杂分子体系设计的多尺度模拟方法上做出了杰出贡献而获得13年诺贝尔化学奖。

作为少有的精通数学的理论化学家,卡普拉斯在量子化学、生物大分子、分子动力学模型等多个领域,都拥有着杰出的贡献。

也正是因此,这篇文章的刊登,立刻将原论文的关注度推向了高峰。

除了他之外,还有不少计算,化学界的人都站了出来,帮助这一篇论文造势。当然,他们倒不是说多么有责任感,也不是说他们真的看懂了,或者说有能力来评价那一篇论文。

只不过这个东西和他们的研究是息息相关的,所以说出于维护集体利益的考虑,他们必须要站出来为他摇旗呐喊。

尤其是作为两大世界级顶刊之一《科学》自身的影响力,使得很多化学领域之外的学者,甚至是吃瓜群众们都了解到了这篇论文。

而也正是在同一时间,大家才真正的了解到,想要在生化环材这个圈子里面混好,到底需要多么雄厚的资金才可以做得到。

那是一张单独列在论文之中的表格,里面详细的介绍了为了这么一篇论文,他们到底花了多少钱。也正是这一篇论文,才让人们了解到,大卫肖为了自己的梦想到底花了多少钱。

不得不说,这一笔资金让那些成天炫耀自己的私人飞机,还有私人游艇的家伙们都非常汗颜。他们倒不是拿不出这笔钱,但是需要把自己手中的资产来出售一部分。

当然,这并不能影响大家对他的热情。而且大家也都相信,只要能够把市场的规模做起来,那么成本一定能够得到摊销。最终的售价也会降下来的。

虽然哪怕是这个价格降下来以后,大部分的研究人员也无法负担得起,但是最起码租金会便宜很多。

这大概也是他们如此热情的为这个家伙造势的原因之一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次的大事件之中,那些花边儿小报纸也搭上了这一次的东风,销量几乎是翻了两倍。而且内容看起来也是有理有据的样子…最起码大卫销的律师团队没有抓住这些小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