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十五章 乡里修路(2/3)

,也是有想干大事的想法,有想到什么,道:“可能上面不太同意。”

韩旭听了莫名其妙,道:“修路是件大好事,既然村里都愿意修,他们没有理由不同意,走嘛,高乡长。”

看到韩旭如此心诚,高乡长也就不好再推,道:“是不是给李书记打个电话。”侯卫东对于乡里面的体制也不太明白,道:“高乡长,我想问一问,书记和乡长都是一把手,倒底哪个要大一些?”高乡长没有想到韩旭会问出这等问题,他摸了摸头上短发,道:“政府是在党的领导之下,你说哪个大。”

高乡长来到了乡委书记李振国门口,也没有敲门,直接就推门进去,道:“李书记,今天来给你汇报工作。”李书记的房间生着炉子,极为温暖,外面的寒冷,走进屋子,,只觉进入了世外桃源,从头顶舒服到脚底。

“修路?”李振国把烟点起,听到高乡长的想法,觉得很是惊奇,他看了一眼旁边的韩旭,道:“老高,恐怕这不是你的想法?”

李振国书记很有些威严,待人处事很是工整,让人无从下手,韩旭想起了在村干部会上说的话,就主动道:“李书记,我给你汇报一下,这一段时间,我了解到石子乡没有公路,所以发展受到了限制,而且村民都想修路,所以我就想组织石子乡的村民修路。”

李书记吸着烟,半天没有说话。

高乡长主动道:“以前石子乡一直就修路的计划,设计图也请人做出来了,只是一拖再拖,最后没有干成,今天各村的干部们开了会,他们都赞成修路,看乡里面能不能出一点资金。”

李书记弹了弹烟灰,慢慢地道:“修路是好事,年轻人有想法也是好事,但是,韩旭,你作为经济办主任,应该先给党委、政府汇报以后,再去开这个会,这是原则问题。”

党委书记的各种权力中,最厉害的是用人——可以派生出很多权力的“权力之母”。在党委会这一层面,党委委员不是专职的,他们多数是党委或政府的官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受他们选出的常委会的领导,因此,他们主要的职责是服务而不是监督。

纪委是党内专门行使监督职责的部门,但纪委书记同样是书记的下属。同理,地方人大、政府部门,都要接受地方党委的领导,其主要负责人,又是常委会成员,在书记手下工作。司法监督名义上是可以独立进行的,但是也要接受党委所属的政法委的领导,是“儿子的儿子”,书记不干预办案已是难得,遑论监督书记?新闻舆论监督本是对权力实施监督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地方新闻媒体均隶属于党的宣传部门,不能也不敢出“杂音”。如此一来,具体到一个地方,尤其是相对独立的县、市一级,对书记权力的所有可能的监督都失效。

上级党委对下一级党委书记的权力有“生杀大权”。但是,党委书记本来就是上级党委协调安排的,许多人甚至未经党代会选举,就由上级党委一纸令下而上任。这也是党委书记不怕群众、只怕上级的关键原因。所以,除非有上一级党委主要领导的支持和同意,上一级纪委等监督机构,也很难对下一级党委“一把手”实施有效监督。况且,上级党委也很难及时、深入地了解下级党委的各方面情况。即使收到了干部群众的各种反映,只要上级党委书记不点头,纪委不敢贸然对下级党委“一把手”动手。

首先是以“党法”管“党权”,以健全的党内民主,制约书记权力“一家独大”的局面。党代会常任制已试行了近20年,至今仍在争论。但不管怎样,党代会选出了一个地方最有权力的机构,却在长达5年内不进行监督,这是绝对说不过去的。况且,只要改善党代表的组成,使代表能真正代表党员意愿,自主行使民主权利,监督就会有效果。即使党代会的监督不可能一步到位,每年对党委会投票一次

在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