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6章 倾听的艺术 (1)(1/4)

由此可见,倾听在与人相处中起着何等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倾听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呢?

1、倾听要真诚

在倾听别人说话的时候,可能会感到乏味或者疲惫。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出现,那请你直接提出来,注意一定要有礼貌、客气。要是勉强去听或装着去听,必然会表现出来开小差,要是让对方发现不你的在意,那他会比原来更加痛苦。在倾听时一定要真心真意地听,这样对自己和他人都是很有好处的。

2、倾听要耐心

在倾听的时候,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就是在他人谈到与自己无关,或者自己并不关心的话题时,可能会比较零散或混乱,观点不是那么突出或逻辑性不太强,这时你就要鼓励对方把话说完,自然就能听懂全部的意思了,否则,容易自以为是地去理解,去发表意见,产生更加不好的效果。第二就是当他对事物的观点和看法伤害你的感情,或者使你无法接受时,你可以不同意,但应试着去理解他的心情和情绪,一定要耐心地把话听完,才能达到倾听的目的。

3、倾听要尊重对方

开小差、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或借机把谈话主题引到自己的事情上,一心二用,任意地加入自己的观点做出评论和表态等,都是很不尊重对方的表现,比不听别人谈话产生的效果更加恶劣,一定要避免。

4、适时给予鼓励和表示理解

诉说的人一般都希望自己所说的话能得到倾听者的理解与支持,所以,为了让倾听有更好的效果,可以适时地加入一些简短的语言,比如“对的”、“是这样”、“你说得对”或点头微笑表示理解,都能鼓励谈话者继续说下去,并引起共鸣。

5、给对方一定的回应

在倾听别人诉说的时候,一定不能让对方唱独角戏,要在一个阶段后准确地反馈给对方,这对他有极大的鼓舞,反馈包括希望其重复刚才的意见或重点表达,如“你刚才的意思或理解是……”等,但不准确的反馈则不利于谈话,因此要把握好。

一句好的赞美等于十天口粮

美国心理学之父、哈佛心理学教授威廉?詹姆士认为:“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能对自己加以赏识。”每个人都渴望别人的赞美,这是人类共同的心理特征。所以,如果你想拥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不妨多多赞美一下别人。

学会赞美别人,就是为自己的前进搭桥铺路。记得一位著名成功人士谈及成功经验时说: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曾发誓每天都要赞美别人。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他们从一所小学的一至六年级中各选3个班,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发展测验”,并把他们认为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名单用赞赏的口吻通知学校和有关教师,并再三叮嘱对名单保密。实际上,这是心理学家进行的一次期望心理实验。他们提供的名单纯粹是随便抽取的,他们想通过“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然而,让人出乎意料的是,8个月后,他们又来到这所学校进行复试,结果,出现了令人惊喜的奇迹:名单上的学生成绩个个有了显著的进步,而且,感情、性格更开朗、求知欲强、与老师感情甚笃。

为什么8个月之后,竟会有如此显著的差异呢?这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

原来,这些教师得到权威性的预测暗示后,便开始对这些学生投以赞美和信任的目光,虽然教师始终把这些名单藏在内心深处,但掩饰不住的热情仍然通过眼神、笑貌、音调滋润着这些学生的心田,老师自觉不自觉地对名单上的学生态度和蔼、亲切温和,即便是他们犯了错误也没有严厉地指责他们,而且通过赞美他们的优点来表示信任他们能改正。实际上他们扮演了皮格马利翁的角色。学生潜移默化地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