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0章 诺贝尔和平奖:怎么就是奥巴马(1)(2/3)

笛:就王老师看来,这次诺贝尔委员会为什么会把天上的馅饼砸向奥巴马?当时奥巴马在熟睡中,他的助手把他叫醒,然后紧急给他写获奖感言。

王晓林:其实大家都很吃惊。我记得当时是我们在开编前会,大家正在定封面人物的时候,我们的国际版主编突然说:“奥巴马得诺贝尔和平奖了!”然后我们所有的编辑都很吃惊,当时还不知道他为什么得的。结果,我们有人说因为他有裁军、裁核;还有人说他是个黑人,当上总统对促进美国的和谐社会有贡献……反正大家都是瞎猜。让我们分析他为什么得奖,其实是很难猜对的。因为就像郎教授刚才说的,这是个纯主观行为,它很主观。诺贝尔和平奖是所有奖项中争议最大的,有超过20次是空缺或者是被拒绝的,这个比例已经很高了。

王牧笛:而且别说这个决定让我们吃惊了,我看路透社的记者发电子邮件给奥巴马的助手——高级顾问阿克塞尔罗德,路透社的记者说:“许多人对奥巴马获奖感到惊讶。”他的高级顾问回复道:“我们也是,我们也很惊讶。”

郎咸平:美国人还是比较幽默的。其实对于这个奖项的理解,我觉得我们可以用一种更形象、更简单的方式。我们央视不是有一个叫《感动中国》的人物评选吗?这个诺贝尔和平奖就是《感动中国》挪威版,也就是“感动挪威”。而且挪威想选出一个有争议性的人物,希望大家不同意,希望大家争论,然后把他们国家的理念透过这种争论向全世界作表达。因此它这次又达到它的愿望了。

王牧笛:奥巴马做了什么事感动了挪威?一般你得做出点有助于和平,或者有助于世界人民和谐发展的事,才给你发这个奖。

郎咸平:不对,这个理念是不对的。其实和平奖的评选,它有两个标准:首先选拔年度感动挪威的人物,这是第一选择;如果实在选不到的话,就选出一个终身成就奖。

其实想一想,比如我们三个是提名委员的话,每年我们都提名一次。那我请问你,你是提名给一个终身成就的人,还是会提名给有时效性的人?你肯定选有时效性的人,因为能得终身成就奖的人再等一两年也无所谓,可是这个有时效性的人到了明年就没有时效了,大家就把他忘光了。如果这个有时效的人的亮点刚好能够体现出挪威人的理念、挪威人的思想的话,他就会中选了,这就是挪威人现在干的事。

和平奖折射出挪威人的价值观

他感动了挪威人,所以他们老早就想把这个奖给他了。

王牧笛:奥巴马符合挪威人的标准吗?

郎咸平:完全符合。首先你看挪威是个北欧国家,北欧的这几个国家在全世界影响力都不大,只要碰到战争就是被蹂躏的对象,像丹麦、芬兰,还有挪威,当然瑞典还好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被德军征服过。这些国家被征服的时候很少有抵抗的,比如说我有一个同事是丹麦人,他说德军要进攻丹麦了,他们就投降了,投降之后他们跟德军关系处得非常好,德军常常到他们家串门聊天。这就是北欧,非常有意思。

王牧笛:这叫后现代的恬淡隐忍。

郎咸平:但是他们内心深处,对于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这种法西斯、这种单边主义是非常痛恨的。虽然当时他们和德国人私下处得不错,但是他们非常讨厌这种一意孤行的单边主义。

王牧笛:所以后来德国总理勃兰特那一跪,挪威人就把和平奖授予了他。

郎咸平:你想想看,他跪的时候,德国人还不高兴呢,大概有48%的德国人说,哥们儿你做得过分了,你跪什么,谁要你去跪的。而且他下跪的时候是没有经过讨论的,没有经过国会授意的,自己一感动就下跪,而且他跪的是谁呢?跪的是这些波兰的抗暴英雄,而不是跪那些在集中营里面被处死的人。很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