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3章 祭剑(2/3)

地而坐,后来的也只好在后面坐。

巳时过半,斜坡上也渐渐有了人,各派都有各自的席位,远远看去便知是哪门哪派的人士入了席。

午时将近,祭台下的巨型滴漏快要见底。日光从头顶射下,晒久了仍有些暑气,斜坡上的遮阳棚被拉了开来。

荀枚顶着斗笠摸着八字胡,坐在用竹席隔开大间里,一双吊梢眼扫视着各门各派的人,旁边还空着三个位子,是安排给李随豫等人的。作为四大门之一的四象门,隔间紧挨着三清门、太阿门和澜沧霍门,因五年前那次祭剑大会,四象门并无门人列席,在荀枚打量众人的同时,不少别派弟子也好奇地打量起他来。

三清门掌门扶摇真人在弟子的簇拥下走了过来,隔间里穿了青黑道袍的弟子纷纷出来恭迎。那扶摇真人拈了胡须,向隔壁凉棚下太阿门的掌门点头致礼,方要入座,眼角瞥到了荀枚坐在空空落落的另一边隔间里。四象门早就在江湖上销声匿迹,扶摇真人也不认得荀枚,一时有些闹不清隔壁坐的是谁。不过既然是江湖同道,结识一下也是应该的。他倒也不端掌门的架子,走了两步在凉棚下的竹帘下站定,微微拱手,问道:“不知朋友如何称呼?”

荀枚没想到他会直接过来打听,将斗笠的前沿顶起一角,露出双含笑的眼来,拿出了一副荀二掌事的商人嘴脸,客客气气地回礼道:“四象门荀枚,幸会。”

扶摇真人微微一愣,转眼就见到了他扶斗笠的手上,戴着枚黄铜戒指,心下愈发诧异。“贫道三清门扶摇,幸会。”

下方传来一声悠扬钟鸣,整个会场静了下来。扶摇真人拈了拈胡须,转身回了自己的席位。荀枚透过竹帘向外望去,四周皆已座无虚席,独独自己的隔间里还空着三个席位。

钟鸣一连响了九次,看台上再无人走动。待余响散去,祭台下的巨型水漏重新换了水,鼓声骤起,祭台四周的黑色幕布瞬间落下,一人穿了宽大的白袍,站在了高台之上,正是孟庭鹤。鼓声停下,孟庭鹤朗声道:“熙元十九年九月初一,天门山欲行祭剑大典,当今武林群雄毕至。剑灵在上,请诸位解剑,正衣冠。”

话音刚落,看台上想起了一阵悉悉索索的声响,观礼的众人依言解下佩剑,横置席前。后方散客中衣冠破旧的游侠,也象征性地摸了摸发髻,拉了拉前襟。

待众人停了动作,孟庭鹤继续道:“天门祭剑大典开始,有请祖师天门道人之牌位列上席。”

祭台石阶下,一身白色宽袍的风自在恭敬地托着一块黑木牌位,缓缓登上祭台,身后左右跟着四名白衣弟子,手中分别托着一把玉石戒尺、一面石镜、一卷竹简和一柄玉剑,正是天门四诫。牌位被置于祭台后方,面朝东,四诫分列于前。

“进香叩谢。”

此时,俞秋山同戚松白分别从祭台两侧的石阶走上,身后跟着两列弟子,手握细香。上了祭台后,一干人等立于风自在身后。俞秋山出列向风自在递了香,风自在双手接过后,将香的一端伸进燃着明火的鼎炉中,片刻后拿出,挥手灭了明火,上前立于牌位前。

“礼——”

风自在将细香置于头顶,躬身俯下。后面的两位长老同一干弟子也一同躬身行礼。

“再礼——”

众人直起身来,再次俯下。

“三礼——”

“礼毕——”

其后,台上众人将手中细香依次插入香炉中,从祭台两侧退下。等祭台再次空出时,孟庭鹤道:“请剑灵!”

此话一出,看台上的众人起了些骚动。虽说天门道人于武林有功,但事隔几十年,真切受过恩惠的人所剩廖廖。方才的一通叩拜,说白了不过是天门派自己的事情,敬的是他们自己的祖师,同江湖众人却无甚关联。众人之所以能千里迢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