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62章 生凉(2/3)

瞧,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凶手如果是个女人,就都解释得通了。因为是女人,所以孙骜在她面前会放松警惕,甚至会迫不及待的宽衣解带,也正因为她是侯府里的女人,想要掩人耳目地处理孙骜,只能选在这样的荒院里,而不是带出府去。”

这一下,千寻不止想通了凶手是个女人,更近乎看到那个人是谁了。

侯府里的女眷其实并不多,大多年轻的婢子都在姚羲和的院中当差,李随豫的居所临时腾挪出来让给了钦差崔佑,重新遣了四名听话的婢女前去服侍,他自己却是找了客房讲究,身边没留什么人。其余的都是些粗使的嬷嬷,想必孙骜也看不上。

那么,试问哪个婢子见了孙骜不是躲得快的?哪个婢子又能在遭遇孙骜的同时设计放倒他的?千寻思前想后,都只能想到一个人——莫娘。

莫娘是个极擅算计的人,这一点千寻领教过。如果那夜孙骜撞上的就是莫娘,那丢了性命也是他活该。这也能解释的通,为什么孙骜被救之后,莫娘立刻采取了第二步的行动,急于要杀他灭口了。想必孙骜昏迷前已经发现她的杀意了。

可第一次的时候,莫娘为什么没有直接杀死孙骜再弃尸呢?比起将他冻死在井中,这样不是更加万无一失么?

而且,按周枫的说法,这个院子有十多年没用了,距离侯府的其余各处又远些。孙骜怎么可能大老远地摸到侯夫人的院子里去找莫娘呢?这一路上一定会遇到什么人,让这场相会根本无法发生。除非是莫娘特意等在了荒院的附近,特意等着孙骜呢!

为什么?莫娘为什么会知道孙骜就在这里?

不,莫娘确实可以知道!她是唯一一个知道千寻被孙骜带走的人,若她当时慌慌张张地跑开,不是为了去叫人来,而是找了个地方藏起来,一路跟着两人去了荒院,这样就能知道孙骜落井,更知道是谁将他踢下井的。

千寻微微蹙眉,觉得有些事愈发不可思议起来。莫娘守株待兔等到了孙骜,将他弄晕后赤身*地丢下枯井,为的是要诬陷自己么?她既然能设计出这么一套局来,只要躲在暗处静静等着孙骜的尸体被人发现就好,何必要辛辛苦苦地再布置一场亭中落水的粗劣戏码呢?

不对,一定有什么被她漏过了,这两件事一定有着不同的指向。

落水的那件事发生在寿宴当天,莫娘将千寻带去了凉亭,拿捏好了时机跃入结冰的池中,让姚羲和看了个正着。姚羲和正是因此对千寻有了成见,甚至打算动手惩戒,幸而李随豫及时赶到,不加辩解地担下了推落莫娘的罪责,将姚羲和怒火引到了自己身上。

寿宴过后,刘管家匆匆赶来将众人引到荒院,见到了几乎冻死的孙骜,更提及孙骜曾与千寻起过冲突,那样的情境下,任谁都要怀疑人是千寻弄死的。要不是有李随豫拦着,想必不等千寻去查看孙骜,孙昊已经一刀将她劈了。

可一旦千寻出事了,李随豫又岂会善罢甘休。落水也好,孙骜之死也罢,任何一件事都能让李随豫到姚羲和的对面去。

千寻其实明白,无论是姚羲和还是李随豫,这两人都在穷尽一切力量,维持着一种秘而不宣的平衡。

李随豫不是姚羲和亲生的,可千寻却从来没听他提起过自己的亲生母亲。多年来,他在梁州城里刻意扮演着一个昏聩的纨绔子弟,让别人都以为小梁侯不过是个草包,高裕侯府和天下粮仓若没了姚羲和必然就垮了。这显然就是他能付出的、姚羲和想要的筹码。姚羲和一定也许诺了他什么。

但莫娘所做的两件事,都在无形中破坏着这份平衡。

为什么?她只是一个一心想要留在小梁侯身边的女人,是一个身世凄惨蒙受姚羲和垂怜才得以存活的女人,她难道不该成为连结姚羲和与李随豫的人么?不然姚羲和又为何非让自己的婢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