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52章 猫腻(2/3)

,却发现妻儿早就冻死在了街头。听闻此事,辛彦也很是惊奇,便找人去衙门问了消息。等问过了才知,这丁家的妇人为了买回那祖宅,日日都在街头替人做工。身上连件袄子都穿不起,最后生生同她儿子冻死在了街头。”

辛十三听了,叹道:“阿彦心善,哪里知道人心险恶,显然是那同乡昧了姓丁的钱财。”

一旁的严三金听了,亦有些打抱不平,道:“这同乡好生险恶,平白害了这孤儿寡母。”

李随豫却道:“希夷听了也是这般以为,但官府却在那丁氏妇人落脚的地方,见到了那同乡带回的全部银票。所以,那同乡不曾昧下钱财。”

辛十三奇道:“既然如此,丁氏妇人为何不将祖宅买回,还要抛头露面地替人做工,连件袄子也不舍得买?”

李随豫答道:“辛彦也是这般想的,于是找人去了邻里打听。有人说,那丁氏妇人本是农家的女儿,心眼实,因丈夫叮嘱了要买回祖宅,于是她便日日流连在牙行前,乞求牙行将那宅邸卖回于她。也有人说,丁家妇每日必做的一件事,便是拿了筹子算数,她算的便是买回丁家祖宅还差多少钱财。”

一旁的孙昊嗤笑道:“青川的地皮何时这般贵了。这姓丁的不是将钱给她了,够买几间院子的钱,还不够买回她家祖宅么?难不成她一介农妇不识得银票是何物?”

李随豫摇了摇头。“非也,这丁家妇认得银票。奈何那祖宅的地契房契翻了五倍的价格,叫个富商买了去。那富商再出价转卖,价格便又翻了一翻。因此,这丁家妇无论如何也是买不起那丁家祖宅的。”说罢,李随豫自桌边端了盏茶,浅浅喝了一口。

就在他喝茶的当口,严三金已回过味来,一时之间义愤填膺,拍了桌子怒道:“好生荒唐,哪有地价在短短几年里翻上十倍的,如今各地皆有牙行,地价都有公正,那富商如何能卖出这等高价?真当我天下粮仓是假的么,花费几十年立起的行市规矩,难道能叫这富商一人破了去?”

严三金是江湖出身,说话做事还带了些江湖义气,能说出这番话到底还是带了些路见不平的意味在。可孙昊听了,却是比严三金更清楚其中的猫腻。孙昊不急着开口,只定定打量着喝茶的李随豫,似是想从他脸上看出些什么来。可李随豫面色淡淡,像是真的在说故事。孙昊不知是不是自己多疑,但总觉得李随豫的这番故事是说给自己听的。

只听严三金向着辛十三问道:“辛会老,青川可是你的地界。这富商这般蛮横,辛家的牙行可曾知晓此事?”

辛十三听他提起牙行,心中一跳,随即答道:“若是我辛家牙行经手的买卖,又岂能容他漫天要价。这富商想必是胡诌一通,骗了那妇人绕过牙行去做私下的买卖。”

李随豫忽抬了眼,看向辛十三,道:“买卖确实是私下做的,可凭据却是辛家牙行出的。兴许辛会老贵人事忙,不会记得丁家妇人这样一笔小买卖。可那妇人为救其夫,初次卖出丁家祖宅时,正是辛家牙行做的公正。公正单据上写的是四百两白银,称丁家祖宅年久失修,风水不佳,加之地质松软,不宜居住。可才过了一年的功夫,牙行便将那祖宅卖与一张姓的富商,要价两千两白银,称那祖宅是聚财的宝地,地基深厚,房屋坚固,很是养人。接着便是丁家妇人前来买回房屋,那富商拿的也是辛家牙行的公正单据,上面写的是白银四千两。”

说着,李随豫一摆手,一仆从自他身后捧着个托盘出来,端至众人面前。托盘之上放着的,赫然便是他方才所说的三张单据。那三张单据上确实写着不同的价格,所标注的却是青川的同一处宅邸,宅邸的字样旁,还盖着辛家牙行的印戳,上面写着不同的编号。

辛十三微微变色,随即道:“这单据可以假造,可编号却不能。我辛家牙行替人公正,收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