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07章 《食经》(2/2)


中册名为,主要讲烹饪工具的设计,用料及制作方法、如何使用;

下册名,才是讲食材的搭配与烹饪方法。

上册的署名,在通过书信与元晔确认后,阿云排第一,云一第二,元晔第三位。

主要是因为阿云在外游历多年,见到过的食材比两人不知多了多少,虽然他本人并不在意自己的署名权,但是云一和元晔都认为他排第一,名副其实。

云一排第二位是因为,她负责做所有的整理、编撰工作,所有食材的插图,全部是她一笔一画,通过回忆,或者去田间描画出来的。

元晔因为曾今跟着云一一起游历过数月,也帮着做了很多收集工作,所以给了个第三的位置,他表示已经非常满足。

毕竟他与云一约定的是,撰写一本讲诉各地气候民俗的书。

至于一书,第一著名自然还是云一,主要是铁匠铺的那个汉子,死活不敢也不愿意将个人名字写在书上,也是跟夏岚有一样的担忧。

最后云一给他想了个办法,既然不敢署人名,那就署上店铺的名字好了,于是汉子的铁匠铺从此有了自己的名字————银州城第一铁匠铺。

铁匠铺的名字,还是那汉子蹲了云一好几天,求来的。

汉子捧着自己好不容易求来的铺名,直接就去了木匠坊,请师傅刻了牌匾,挂在了自己铁匠铺的门前。

杨知府收到这三本书的时候,就知道这位青州县主又要炸天了。

他将三册锁进箱底,立即请在京城为官的叔父,打听上位的反应。

同时给青州县的县令去信,让他将压下,暂时不要复印,等京城那边传来消息后再说。

果然,一出,再次引起朝野震动。

对于国家来说,的作用是最大的,书中不仅详细的记载了,很多通过巧妙的耕种,让农物收获最大化。

还首次提出了施肥一说,书中提及农户收集各种动物家禽和人的粪便,将这些粪便收集在深坑里,然后辅以腐木杂草一起堆放。

若是炎炎夏日,则只需等待即可,若是冬日堆肥,则需要辅以明火,将草木燃烧后再填埋,等待腐化。

将腐化好的后农家肥,混合上粘土、草炭土、木灰等按照一比三比三比三的比例进行调拌。

在播种的时候,撒上调拌好的农家肥,可以使农物生长迅速,且产量增长明显。

原本亩产一石的良田可以产到一石半到两石,就是那些贫瘠的土地增长最为明显。

往年产出不到三亩地都不见得能收到一石粮食,在使用的农家肥后,竟然一亩就可以收到一石粮食。

这对户部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元国为什国力一直较弱?

因为元国贫瘠的土地特别多,良田就那么些,以及被世家大族全部占去了,平民百姓能分到的基本都是贫瘠的田地。

若是一书上写的都是事实,那么元国的国力将会迅速崛起。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