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二章 这就是故意打压!(3/6)

有几个人关心,记者是怎么知道的?

记者一解释就明白了。

有个金宁大学姓冯的教授,谈起数学大会说‘邀请不到赵奕很遗憾’,结果引起了学界的热议。

金宁大学是今年数学大会的举办方,举办方要对大会进行组织工作,而数学协会好多人都认为,今年最该被邀请的是赵奕,因为赵奕破解了角谷猜想,才是年前到现在,国内数学领域公认最大的成就。

数学大会邀请不到‘国内数学最大成就者’,就感觉有那么点遗憾。

现在提问的记者就职学报杂志,国内数学界对数学大会还是比较关心的,学界的专业媒体也就来采访赵奕,询问他拒绝参加的理由。

赵奕了解一番后,心态倒是很轻松,他以玩笑的口吻说道,“我问了,没有我的奖啊!”

这是理由之一。

赵奕继续道,“因为时间。举办时间是在五月底,但我六月份要参加高考。”

记者疑惑,“高考对你不重要吧?”

“很重要。”

赵奕认真道,“高考对我来说,意义不仅仅是被大学录取,还在于人生就只有一次。我只会上一次高中,也只会参加一次高考。”

“高考就是对我三年学习的总结,考多少分不是给其他人看,而是我要对自己有个交代。”

“高考具有里程碑意义,参加了高考并努力发挥好,是对自己的一种总结、肯定,高考后才能调整心态,准备迈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赵奕说的很认真。

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是真实,重生以来就一直在想高考,再加上主线的人生目标任务,他不可能为了参加‘没有自己得奖’的数学大会,耽误了高考前最重要的时间。

高考确实是里程碑。

在度过了高考以后,他就能调整心态,准备正式迈入大学生活,不止是学习上迈入,生活上也会迈入。

比如,女朋……

咳咳。

赵奕的回答让记者理解了。

高中学习了三年时间,一切都是为了高考,哪怕能随意选择大学,也肯定会认真准备高考。

数学大会,是数学研究者的聚会。

对于身为高中生的赵奕来说,参加类似的大会还是有点早了。

当记者做出了报道以后,国内数学界人士多数也理解了,也正是报道让很多人意识到,解决角谷猜想的赵奕,真的还只是个高中生。

有不少学界人士还为赵奕发声了,觉得他对待高考的态度很值得赞扬。

同时。

学界也有些人‘噌热点’式的,对赵奕本人的数学、计算机能力,甚至是现在和未来进行点评。

先前表示遗憾的金宁大学冯教授就说道,“赵奕确实解决了角谷猜想,但他所用的是基础的计算机、数学方法。由此可以看的出,他的基础学的非常扎实,但目前的他,在数学方面还缺乏更深入、更系统的理论知识。”

这里指的是大学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