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百四十七章 只送不卖(3/4)

在国内不容易,那就是卖到海外的价儿了……”

宁卫民满以为自己这话肯定能让常玉龄吓一跳。

老人家多半儿会被他说服回心转意。

自己呢,开出个比商店里的行市高一些的价码——一万块。

然后就这么一手钱一手货,把扳指和秘方都买下来。

也就算对得起良心了,从此落个踏实。

可万万没想到,常玉龄压根就没为这个钱数动摇一点,直接就摇了头。

“宁经理,我是送,不是卖啊。别说两三万了,就是二三十万。我也不能拿它换了钱。”

“我这么跟您说吧,我年轻的时候,也过的是阔日子。自打我们常家的葡萄在美国的巴拿马博览会拿了金奖。等他们回来以后,门口就成车水马龙了。那个时候不光是国内的客人买了,还有好多洋行和洋庄。”

“当时各国的钱我也不认得,看着新鲜有趣。我叔叔专门负责收钱,为了逗我玩儿,每天只要铺子里来一个订我们常家葡萄的外国人,他就在我的首饰盒子里,给我搁里一个洋钱,那钱就归我了。我叔叔说是我长大后的嫁妆。也就一两年,我的首饰箱子就满了,我攒的钱拿到钱庄里,居然换出了五根金条。”

“当然,后来就不行了。常家的男丁提笼架鸟抽大烟,在外欠了巨款。我们常家只能靠女人站出来担起家业,这才有了我们姑侄五人为了替常家还债,立誓终身不嫁。再后来,好不容易债务还清了,可因战乱连年,这料器葡萄也没人买了。我们姑侄五人只能分头以卖烤白薯、卖糖豌豆、卖糖葫芦和炸油饼、捡煤渣、给人家拆洗被褥为生。”

“可就是难成那个样子,穷成那个样子,我们家也没人舍得卖了这个扳指。我跟您实话实说,其实就是常家欠外债的时候,我们家要愿意把这个扳指出让,至少能换来三四万大洋,那就能保住宅子,后面也就不会那么难了。为什么不卖呢?因为这个扳指就是我们常家的精魂。我也记不清在哪个画上看到过这么句话了。好像是‘蝶是花精神’,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吧。”

常玉龄的话登时就让宁卫民脸红了。

他听出来了,人家这是告诉他说——我们见过钱什么样,卖什么也不能卖祖宗啊。

他当然得赶紧解释啊。

“常师傅,我没别的意思。赖我不会说话,咱们是不该说买卖,就说是物质补偿吧……”

然而常玉龄却把头摇得越发厉害了。

“您呀,这话又错了。我刚才怎么和您说的啊?这东西只有交给您,我才放心。千万别提钱,您没亏待我啊,这几年啊,都别说工资和福利了。就像今天这样的,光奖金您就给我多少了?我早就不愁棺材本儿了。甚至还能帮着亲戚不少。这就满够了,再多,于我又有什么用呢?”

“您别看我老太太呀,没什么文化,就会做点料器葡萄。可做了一辈子的料器葡萄,直到现在,我突然明白过来了。常家的东西再好,可得分再什么人手里,要是拿着这份东西的人不成,怎么也好不了。”

“您看,我们常家之所以兴盛。那是靠了我曾祖母心灵手巧,我的祖父善于经营。要不是我曾祖母能举一反三,从坏事里得到灵感。要不是我祖父把普通送去海外参加博览会。我们常家的葡萄也不会这么有名。”

“到了我三个姑姑和我们姐妹俩接过常家的秘方之后,饶是我们保密得再好,五人再同心协力的拼命苦干。也没能让常家的料器葡萄才恢复旧日的荣光。”

“过去,我以为是命运无常,时运不济,归咎于战乱年月的天灾**。可后来解放了,在新社会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