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千八十三章 好不快意(3/3)

局领导和各个出版社的来宾都大吃一惊,就是顾客也给予了极大的热情,当天就有超过两百个不愿“受穷”的人来交钱办理了会员资格。

于是原本对于那些文化口儿的人,只是碍于情面来凑趣的事儿,立刻变得重视起来,许多出版社都又额外捐赠了不少内容优秀的高质量图书。

另外,无论受到宁卫民邀请的国内记者,还是问询而来的外媒记者,都对这件事给予了相当热忱的报道。

所以影响力一下就扩大了,格调也获得了有力提升。

尤其宁卫民的读书社确实是有益于社会的。

和当时图书品种陈旧、更新缓慢的公办图书馆比。

他的读书社除了旧书之外,还拥有比较新的图书,而且五花八门,无论科普类、社会类、专业类还是小说全有,很能贴合读者的口味。

但他又早对张士慧有嘱咐,为了避免毁掉那些弱势群体的生计。

他们的读书社唯独不提供武侠小说和琼瑶类的小说,去和租书店争抢通俗文学的下沉市场。

再加上他的店里的人都受过专业的服务培训,工作态度好,而且有耐心还周到

店里不但有座位、有厕所,而且还有卖文具、工艺品和茶水、咖啡、西式简餐的服务。

所以地处古文化街闹市的这家读书社,几乎一下子就成了行业标杆的存在。

与屋外热闹又吵闹的街景相比,那是别有一番情趣。

这里借书、选书、看书的读者们不但井然有序,相当安静,那些服务人员也是彬彬有礼,有条不紊。

被记者采访到的人们更是对店家赞不绝口,许多在别处难以借到书的人,都感谢读书社解了自己的苦恼。

于是很快,就连文化局方面都被惊动了。

当了解到两个法国明星对于京城文化事业的关心,而这家读书社是赔本赚吆喝,不为赚钱只为社会效益的实情后。

文化局更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鼓励。

不但跟工商部门联系,决定给予读书社免税的优惠政策。

而且还在报纸上对读书社做出相当的肯定和感谢,说他们繁荣了文化市场,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希望他们能再接再厉,把读书社办好。

总之,读书社是一炮打响,宁卫民和张士慧也都算是各自如愿了。

宁卫民最乐于见到的是,他的读书社迅速进入良性循环,扩大规模成为连锁店已经具备了相当大的可能。

而张士慧作为读书社明面上的管理者,也终于人前显贵,出了风头,成了文化局的座上宾,获得了他打小就梦寐以求的荣誉感,好不快意。

喜欢国潮1980请大家收藏:(.sodu777.)国潮1980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