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09章 白盔白甲(2/3)

独此事,他却一直放在心头,这么多年的精心准备,卧薪尝胆,他不能白白徒劳。

朱元璋驾崩,皇孙太子朱允炆准备登基,可却下了一道旨意,令各藩王谨守防地,勿进京吊孝。

此旨意一出,朱棣已是火冒三丈,只当这旨意是稚子之言,空口白话,立即叫张玉、朱能等准备上京奔丧,此时道衍求见,朱棣知他谨慎,怕是来劝解的,乃说:“大师不必来阻拦我,我上京奔丧是为孝道,若朱允炆阻挠我给父皇吊孝,我朱棣必誓不罢休!”

道衍说:“燕王,老衲不但不是来阻拦你,反而是来积谏王爷上京。”

朱棣一愣:“大师果然这么想?”

道衍说:“我本次下山,是为王爷谋事,谋的又是天下事。”

朱棣说:“大师?父皇刚刚崩逝,我只是敬以孝道。”

道衍说:“燕王是还将我当作外人。”

朱棣微微沉默才说:“大师,小王并非此意,只是父皇崩逝,尸骨未寒,我上京确为敬孝子之道,再无他想!”

道衍说:“王爷,既然朱允炆不让你上京,你执意而为,他不给你吃果子吗?”

朱棣说:“你是说他想借此机会铲除我?我想我这侄子还没有坏到这个地步。”

道衍说:“燕王在诸位王爷里功劳最大,名声最广,兵多将广,天子不让王爷入京,是忌惮啊。”

朱棣说:“大师之意,我不该上京?”

道衍立即说:“我们不但要上京,而且要大张旗鼓地上京,燕王有多少兵都给带上。”

朱棣不解:“大师,你这是说笑话,难道要让天下人知道我朱棣造反不成!”

道衍说:“非也,阵势越大,正说明王爷的孝心越大,这孝心能感天,亦动地,更能震慑人的心。

朱棣说:“大师是要我给满朝文武来个下马威,可如此一来不就暴露了我多年的苦心经营?”

道衍说:“当年我叫燕王卧薪尝胆,此言不差,可今日不比往日,难道燕王还想卧薪尝胆一辈子?”

朱棣望着道衍,只觉他果是不同凡人,一时颔首默许。

闰五月尾,长江以北稻麦皆熟,百姓乐在金黄黄的麦浪里收割,雀鸟穿梭啼鸣。早有农夫瞧见江淮平原,阡陌之间,一支浩浩荡荡的白盔白甲,向南行驶,滚起隆隆烟尘,冲天蔽日,队伍之首,飘着白旄大旗,又书六个大字“羽翼皇朝燕王”。

燕王朱棣正在队伍当中,与他并行的是道衍和尚,后面跟着的是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珞和苏小难,将臣有马和、张玉、朱能等人。

在淮河左岸行进,苏小难正与朱高珞说话,忽然发现遥远的淮河之滨,一座参天的瞭望塔上站着一个白衣之人,因太遥远,只看到如一只蜻蜓大小,朱棣道衍等俱没有察觉。

但那飘在风中的衣袂,让苏小难幻想成了蓝世仙的绝代身影,与从前落在长日天仙台天柱上的蓝世仙身影,太相似了。苏小难也逐渐沉浸在与蓝世仙的往事当中,连朱高珞唤她也没有听见。

时间恍然回到两三月前,当日蓝世仙将苏小难托付给宋莲青照管,一心去找公良羽报仇,他明知苏小难已死,却执拗在口中不愿承认,便是怀着将死之心下山。

他下山后,将公良羽可能藏身之地全部翻寻,一直没有找到他,因他双眼已盲,行事诸多不便,银子花光后,便遭到各种冷眼,只得睡在一间破庙里。

那日听得有个同来破庙躲避的乞丐说云别山的街头出现了一个黑袍人,到一家酒楼吃食,分文未付就走,引起酒楼老板和跑堂拦阻,那黑袍人轻轻一掌便将拦路的老板、跑堂燃烧致死,这等奇事,传出来俱是咂舌。

蓝世仙详问乞丐那黑袍人出现的酒楼地点,便立即前往,到了繁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