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十九章 善后方针的投票决定(1/2)

“启禀皇上,臣赞同徐大人的意见,在平定叛乱之后,在西安城修建一座大型钢厂,是非常必要的战略计划,我中华自两汉以来,就长期经营西域地区,汉朝的时候,班超弃笔从戎,在西域建立巨大功勋,为我汉民族在西域地区创下了基业,可惜到了唐朝末期,我汉家天下内耗不断,周边少数民族趁机离心离德,纷纷建国承制,从此以后,我中华就失去了西域的广大土地,直到我朝太祖成组也未能重新光复西域,是我中华的巨大遗憾,仰赖我大明列祖列宗保佑,皇上圣明,乃是我大明中兴圣主。在西安建立钢厂,生产枪炮,为将来我大明光复西域祖宗之地打下基础,这是百年大计,确实可行,我十分赞同徐大人和李大人的意见。”杨嗣昌说完这些,看了看皇上的表情,见到皇上虽然不动声色,但是对他的话视乎兴趣很大,这才放心的继续讲了下去。

“皇上,至于严大人的担心,也不无道理,但是不能因为这种非常细小的可能,就放弃对大明非常有利的基业。”

“皇上,臣等也赞成徐大人,李大人,首辅大人的意见。”内阁的其他成员陈演、蒋德璟、黄景昉、吴甡、魏藻德十分明确的支持了建立钢厂的计划。

只有刑部尚书刑部尚书莫为恶,监察御史黄仁,这两个人当了观众,没有发言。唐汉是希望莫为恶和黄仁发表看法的,但是他们不说话,唐汉也不怪罪他们,他们毕竟一个掌管全国刑法,一个监管官员,不是搞经济的人才。唐汉非常对杨嗣昌越来越钦佩了,竟然能看的出来,唐汉要经营西域,要开疆拓土,建功立业,到底是个人精呀。不光是个人精,还知道揣摩和迎合上意,真心不错的臣子。

“既然大家同意,内阁就会同工部,还有大明钢铁厂,定个计划,呈上来,这个钢厂建多大,先生产哪几种钢厂,煤炭从哪里来,铁矿石从哪里来,人员如何安排,人员住宿如何安排,这些都要考虑周全了,另外现在钢铁厂厂长秦长青干得不错,就站定个级别,定个相当于五品知府吧,给予五品待遇。”唐汉说道。

“遵旨!”杨嗣昌心里腹诽道,这个钢铁厂厂长,就是个大一点的工匠头目,竟然给个五品,皇上是要把工匠的地位抬得高高的呀。这以后,恐怕大明的未来,就是工匠的未来呀。

“今天本来是要议论三件事的,加上徐霞客的西安筹建钢铁厂,就议论了四件事情,那么第一件事情,处置匪寇李自成部的意见,就照着杨嗣昌的意见办理,第二件事情,陕西百姓的善后,这个要尽可能的让陕西的百姓感受到朝廷的温暖,让陕西的百姓干的感受到朝廷是关心他们的,要让百姓有吃饱肚子,有病能有大夫,有药吃,不要让他们在冬天里挨冻,要把住房的事情尽快解决。如果今年冬天,陕西的有哪一个县有百姓挨饿受冻,那么这个县的县令要受到严重惩处。”唐汉本来要说将这个县令斩首,以儆效尤,但是想到这样过于苛责,心中不忍,就改为严重惩处。

“第三件事情,陕西官员的处置,陕西是全国匪寇高发地,匪寇大部分都是从陕西出来的,这个省的官员是有责任的,他们就是全国的罪人,陕西所有的省、府、县,主官全部免职,从京城派遣官员接收陕西政务,陕西省10个府的知府,107个县的县令,要全部换掉,给吏部二十天的时间选人,十天后,新官上任,到达陕西境内。”唐汉声严厉色的说完,看着吏部尚书霍达人。

“臣遵旨,时间紧迫,吏部一定加班加点,按时完成陕西官员的选派,为皇上分忧,为大明分忧。”霍达人积极的表态,没有讨价还价,出乎了唐汉的意料。

“好,既然今天的议题讨论完了,也有了结果,要是没有什么异议,大家就散了吧。”唐汉大手一挥,终于开完了第一场会议。

“臣等告退!吾皇万岁万万岁!”大家也都各自带着紧张的心情,陆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