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81章 让位(2/5)

了,定国公若不嫌弃,可以参详一二。”

“还有我的,定国公!”解琬同样递上了他的文册。

“谢过二位老将军!”张宝儿向二人深深一躬。

……

景云二年上元节刚过,李旦便在朝堂之上提出传位给太子李隆基,问大臣们是否可行。大臣们大多是太平公主的人,故而都沉默不语,李旦只好宣布退朝,让大臣们回家好好想想,尽快给出答复。

李隆基很快上表,明确表示坚决不敢担当大任,坚辞李旦的传位。太平公主在蒲州,不方便直接表态,但她派出党羽劝睿宗不要放弃权力。无奈之下,李旦只得继续当他的皇帝。

李旦流露出传位的念头,这让太平公主有些沉不住气了,她决定主动向李隆基出击了。

可李隆基依然懵懵懂懂的,似乎一点也没意识到危险的临近。

……

“宝儿,你可来了!”满脸疲惫的李旦见了张宝儿如同救星一般。

“陛下,又出什么事了吗?”张宝儿问道。

“宝儿,你也知道朕准备让三郎即位的事了吧?”

张宝儿点点头。

李旦叹了口气道:“这么久以来,朕一直在和稀泥,可朕也有底线,朕的底线就是三郎太子的位置不能动摇。一旦太子不稳,大唐就会重新陷于动荡之中,朕不希望出现这样的情况。可是现在,在太平的压制下,三郎已经朝不保夕了,怎样才能确保三郎太子的位置不动摇呢?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给他一个不容挑战的名分,这个名分就是皇帝。”

当初,张宝儿与李隆基定下了示敌以弱的计策,现在看来,果然有效果了,李旦是不会眼睁睁看着李隆基被太平公主打压的。

想到这里,张宝儿不由赞叹道:“陛下好气魄!”

李旦摇摇头道:“上个月,朕召见天台山道士司马承祯,向他讨教道术。司马承告诉朕,所谓道,就是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啊。朕又问他,一个人自然可以这样修炼,那要是治理一个国家应该如何?司马承祯告诉朕,国家和个人没有区别,只要摒除私心杂念,顺其自然,国家也就治理好了!所以,朕才下定决心让位于三郎。再说了,这也是当初我们二人早就商议好的。可是……”

“可是什么?”

“可是现在却遇到问题了。”

“遇到问题了?什么问题?”张宝儿问道。

李旦苦恼道:“朝臣大部分人都是太平公主的人,他们不同意朕传位于三郎,朕也是无可奈何呀!”

张宝儿思虑了一会,对李旦道:“这件事还真有些麻烦,陛下,这样吧,先容微臣回去想想,等微臣想好了,再来回禀陛下。”

“宝儿,你得快点呀,朕可实在不想再在这火上烤了。”

“微臣知道了,陛下等着微臣的消息吧!”

第二日傍晚,张宝儿又去见了李旦。二人长谈了一夜,直到天亮时分,张宝儿才打着哈欠离开了皇宫,谁也不知道他们二人谈了些什么。

……

远在蒲州的太平公主,虽然离开了长安,但日子过得颇为惬意。

蒲州刺史是太平公主的心腹,对她照顾备至,把她安排在当地最好的建筑关帝庙内居住,有宏伟的大殿,明亮的房舍,几重大院内古柏苍松遮天蔽日。院内到处是花草,幽雅别致,犹如仙宫,没有干扰,没有尘嚣,整日与崔湜和随去的十几个娈童戏嬉玩耍,过着神仙般的日子。有时,她甚至觉得就这样过一辈子也挺不错。

关帝庙中有一个司香火的庙祝叫慧范,年不过三十,英俊、聪明,百般伶俐。听说住在庙里的,是名扬四海权倾朝野的太平公主,常常在她面前献殷勤,借机一睹公主风采。

太平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