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遏制世家从我做起(1/2)

徐州

春耕之际,劝课农桑之后,崔博又将开启,新一轮的行巡。

琅琊的诸葛瑾来信了,表达了感谢之情,还有对崔博的憧憬之意。

他在信中将那次的事情说了个大概,说快马请来彭城的樊普,还好来的及时,樊普给诸葛珪施了几天针,然后吃了几济药之后,就能下床走了。

看来诸葛珪是被强行续了一波啊,而诸葛亮兄弟们也不用跟着叔叔跑了。

这倒是个好事…崔博就怕诸葛珪一死,那后诸葛亮的叔叔就给他们接跑了。

那一跑到荆州去,崔博可就够不太着了。

最后,诸葛瑾在书信附上自己和弟弟,愿往东海剡县的学校就读的意愿。

要问为什么的话,多半还是诸葛瑾自己的原因吧。

琅琊自有学校,而诸葛瑾舍近而求远,应该是想亲近亲近崔博,或者干脆就拜在崔博门下啦!

这点心思,崔博还是能看出来的。

不过这也不是坏事,教历史名人啊,这事崔博还是想干的,尤其是诸葛亮,给他灌输一些后世的知识,说不定诸葛亮就会青出于蓝,直接给崔博比下去咯。

读完了,崔博提笔蘸墨,给诸葛瑾回了一封书信。

内容无非是说崔博期待他们兄弟的到来,甚至表示——如果你诸葛瑾愿意从政的话,可以先从我的书佐做起。

这小年轻,估计看到崔博亲手回信,估计会激动的不行哦!

写完,吹干,包好,交给了府中的仆役。

由仆役去交给亭邮。

这只是一件小事,就不需要自己人去跑了。

当他做完这一切后,就又开始犯愁了,一年出巡两次,一次得两三个月吧…

耗时也挺久的,就搁这剡县,没事摸摸鱼偷偷懒编编教材,岂不美哉?

得…

估计之前也让人家郡守们长记性了,这次稍微地一行巡下就完事啦!

往各个部那么一走,然后见见部从事史,从他们那儿得知消息,再去查查郡守的账册、府库什么的,就算完了!

说到行巡之事,崔博似乎将陈登抛之脑后很久了…

看着东阳县呈来的政绩,还真是蛮不错的,春耕有序进行,青壮勇于参军,适龄儿童纷纷报名入学,境内流民已经组织安置妥了。

想到这儿,他再次提起笔,又给陈登写了一封信。

先是夸夸他的政绩,然后表示自己将会上表,表示陈等非止一县之才,升任个郡守、国相什么的应该是问题不大。

必需的要和人维持人际关系啊!

这一写了两封信,崔博忽然觉得自己有好多信要写。

之前竟给朝廷和刘备上书、写信了,给家里的人忘掉了。

尤其是年后的这几个节日,汉代人民一个比一个重视。

得!写吧!

先从自家的亲戚大伯父崔钧开始,然后还有蔡贞、准岳母公氏、准岳父蔡邕…

崔博的老师卢植、一直驻在家中的荆野、还有荀彧、钟繇、张钦…

上呈陈登政绩,让朝廷让酌情安置…

一大堆啊一大堆…

一个时辰之后,做完这些的崔博,准备做出巡前的工作了。

不会再向上次那样没准备了,他需要提前准备好各郡、国之前统计的账册,到时候拿过去一比对就完事了。

……

不需要再向上次那样,崔博不必再偷偷摸摸地去各州了。

当然…寻访还是要微服的,毕竟他也喜欢搞什么突击检查——毕竟这样,才会有效果,是真的能揪出错误来。

不再是上次的路线,这次崔博就先从琅琊开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