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十六章(1/2)

在几日摸鱼划水之后,终于要到了交文章的时候了…

崔博提着笔,面对着洁白的缣帛,脑中却无一点儿头绪。

得~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也!崔博叹道:故人诚不我欺!拖延这玩意儿有瘾…现在倒是不能再拖了~

在长达半个时辰的酝酿,崔博终于提起笔来了——

『国昔日遭经蛾贼反逆、董牛造乱,海内扰攘,民、卒多丧。』

算是为这次的募兵令交代一下背景,奥~咱先抑一波,激发一下同仇敌忾的心情,铺垫一下。但是又不能太颓唐。总得来说,汉代的民众还有尚武之风气的,似那些名儒也学击剑,更有甚者那党人领袖李膺还曾当过度辽将军、带过兵呢!

『天不弃炎刘,今贤国家继承大统,四海有升平之征,宇内有兴盛之象。』

第二句就是意在宣告天下,咱打赢了,董卓牛辅这些子叛贼都死啦,而新任的天子隐隐有明君之象,国家将会越来越好。

这话呢,唬唬那些子愚氓还行,崔博对这句话的后半段是极不屑的,但他还是可耻的写了…

刘协贤吗?这年纪还小呢,压根就看不出来啥,聪明倒是有点儿的,但非要往将来扯,说他是个明君、贤君云云,崔博:emmmmm…

崔博对于历史上的孝献皇帝还算是大致了解,丫的就一傀儡嘛~至于聪不聪明嘛,反正崔博觉得他的表现,就有点儿不太聪明的样子,就给“衣带诏”事件拎出来说说,那会儿刘协可还是个未成年呢,按惯例来讲,还不能亲政!但他突然就起了“歹念”,想要“造曹操的反”…

那时候的曹操羽翼不可谓不丰满,刘协的势力不可谓不薄弱,他但凡有点儿脑子,就该挑个更合适时间。

建安四年十二月,曹操亲率兵屯于官渡,准备迎击袁绍,其实这也许是更适合“造反”时机…不一定非要诛杀曹操嘛~

『然,北南匈奴复反,侵害边民,窥视中原,实为大汉腹心之患。』

崔博不是一个爱说废话的人,当然…其中也有笔力不足的关系,难写出那种辞藻华美的文章。

咳…反正是初稿,后面再找个人润色润色?

这就是后话了,崔博这里就直奔正题了,道出了大汉潜在的危机。匈奴复反、侵害边民这是事实啊!至于窥视中原,其实人家早就窥视过了好吧!

『由是臣议郎崔博请一尺诏征发壮勇之士,拱卫汉庭、驱除匈奴…』

这是他写这短短几句的目的,其实…简而言之,就是上书请求募兵。

不过这会儿朝廷的威仪急转直下,不复往日,想当年孝灵皇帝刘宏一诏,万民应征入伍,讨伐蛾贼。

现在…可还真够呛!

若是割据的势力,能和当地大族“勾结”一下,或能让他们往外掏点儿圈占的佃农出来从军,但现在朝廷的地位很尴尬啊~

强拉壮丁?不太行!本来经过一系列动荡,局势早已经混乱不堪了,可谓是“四民流移,托身佗方,携白首于山野,弃稚子于沟壑,顾故乡而哀叹,向阡陌而流涕,饥厄困苦,亦曰甚矣!”

当然,更不幸的,是这些幸存而又无所寄托的普通民众,只能寄身于豪强之家沦为佃农…

崔博倒是想着国家多出点儿钱,提高一下福利,再许诺:有功激赏,这若是放在平素,应征入伍的肯定极多。

但问题是豪强会轻易放人?

这个问题呢,崔博也没有好主意,他现在就光写这么一书,至于怎么行事,那得先看看这次提议能不能被采纳~

不然说一千道一万,机关算尽…却无处施展,那岂不是更悲催?

崔博也就光写了自己的意见,无外乎“有功激赏”“饷钱增加”“退伍授田”“军户免赋”“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