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二章 心如明镜(1/3)

此刻,最逍遥的人莫过于李恪。

早朝受了赏赐,将赏赐捐献给灾区,又认为出使突厥乃分内之事,请辞不要封。陛下作为他的父亲,也明白他的处境,也就遂了他的意。之后,魏征携高士廉奏折参了剑南道守军一本,这事虽引起朝堂大震动,众多人员都忙碌起来。而他作为一个庶出的皇子,这种关乎军权的事自然没他什么事,再者他刚出使突厥回来,也没有哪个大臣不知死活推荐他。

于是,退了朝之后,就没他什么事了。他站在宫殿门口,看着如临大敌的朝臣们,思索片刻,就去了蓬莱殿看望母亲。

日光正好,蓬莱殿里的桂树碧绿,在日光下影影绰绰,宫门口的蔷薇花色各异开得正盛。月姑姑正指挥着几个小宫娥在浇花。

月姑姑。李恪朗声喊。

月姑姑抬眸,揉了揉昏花的老眼,就瞧见那棵大桂花树下站着日思夜想的李恪,似乎又长高了不少,他负?风餐露宿的。

月姑姑自己说起来,都觉得万分心疼。

李恪温和地拉起月姑姑的。李恪也颇无语,暗想:看来孩子是不能随便哄的。以后自己有了孩子,也不能随便哄,说出的话,就要做到。

想到此处,他又不自觉脸红了,怎么就想到自己跟阿紫生孩子了。

月姑姑倒是没有瞧见,只自顾自高兴留他吃饭。李恪咳嗽一声,道:好。

那老奴这去准备,你母亲马上就念完一段,上了香就出来。月姑姑很是高兴,又吩咐几个宫娥在一旁伺候。

月姑姑离去,母亲在礼佛。李恪回到了熟悉的蓬莱殿,整个人放松了不少,就在软榻上闭眼小憩,屋外日光很暖,鸟儿鸣声上下,正是好时光。

他休息了片刻,杨淑妃礼佛出来,母子将垫子挪到了院内的树荫下。日光从碧树间透下细碎的明亮,旁边是盛放的各色花朵,微风徐来。

大宫女青云习得了泡茶,正泡极好的栀子花茶。母子俩随意清谈,即便说起想念,也是平淡的句子。但李恪极其喜欢这样的时光,觉得懒洋洋,慢悠悠。他爱的人都在,都活得好好的。

这剑南道的事,你前往不要掺和。杨淑妃说了许久,还是说到了正事上。

父皇也不会让我掺和。我跟承乾的事,父皇知道了。李恪直言。

杨淑妃一愣,李恪将这件事的始末与她说了。杨淑妃才恍然大悟,道:‘难怪前些日子,你父皇到蓬莱殿很郑重其事地说我养了一个好孩子。当时,我还以为他说的是你一箭三雕震突厥的事。原来说的是这件事。

母亲,父皇知晓这事,定然不会让我趟剑南道这事。李恪说。

杨淑妃点头,喝了一杯茶,却又蹙眉,道:这高士廉是个人才不假,但照你这么说,你父亲如此生气,想必剑南道的**不是一两个人。而且剑南道上的那些都不是普通人,行事手段怎么会让高士廉掌控得死死的?

据说是去年侠客暗杀益州嘉州梓州几地的官员所牵扯出的。高士廉当时还被父皇斥责了,尔后他就一直在查。之后,又有梓州一名少女被军中之人校尉强抢一事引发,再加上暮云山庄入了贼人,那贼人偷了一个大官家,查抄出赃物。高士廉将这几起事一起查了查,搅和在一起,就发现了这惊天的事。李恪缓缓地说。那声音很是悦耳,像是在讲述无关紧要的事。

杨淑妃只是又喝了一杯茶,缓缓地放下杯子,瞧着满园开得热烈的花朵,径直说:这开了头,往后,就就瞧都不要瞧一眼。

李恪一怔,母亲这话分明就知晓这些事是他做的。他只是笑:母亲,你这话,我不明白。

知儿莫若母。杨淑妃看了他一眼,气定神闲地说。

李恪不言语,只端了茶杯慢悠悠地喝着。杨淑妃瞧他那样,便又说:恪儿,我知晓你纳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