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42章 当仁不让(2/3)

来并没有完全康复。

离开紫禁城的时候已经夜色已深,行驶的四轮马车里,李云天与周雨婷、朱玉馨和诺敏谈笑着,氛围一团和睦。

“相公,近来京城的市面上流传皇上想要撤销辽东都司和山西行都司、万全都司,让骁武军来执掌当地的军务,不知道这个消息是不是真的?”谈笑间,周雨婷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不由得饶有兴致地问道。

由于骁武军在辽东和北直隶的勇武表现,因此京城里流言四起,说宣德帝准备裁撤在与北元战事中表现不佳的辽东都司、山西行都司和万全都司,让李云天来接手三地的军务,以稳固大明的北部边疆。

虽说这样做会损害大明勋贵的利益,甚至动摇屯兵制的根基,但卫所军队在与北元交战中战斗力远远不及骁武军,差一点就要丢了辽东都司,因此届时大明的那些勋贵除了用屯兵制是明太祖定下来的祖制为由进行抗争外别无他法。

然而,祖制只能约束那些弱势皇帝,对于那些强势皇帝来说无异于一纸空,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洪武皇帝曾经在宫中立碑禁止宦官干政,可永乐皇帝却打破了这一祖制,任命身边的宦官外出到军事重镇当镇守中官。

宣德帝虽然现在还没有永乐帝那样君临天下的声威,但是他却比永乐帝在宦官一事上更甚一步,不仅让司礼监的太监们帮他批阅奏折,还在宫里开设立堂供小内侍们读书习字。

因此,祖制有时候确实很有用,但有时候就是一纸空,只不过是君权与臣权博弈的一个道具而已。

听见周雨婷的问话后,朱玉馨和诺敏纷纷好奇地望向了李云天,如果流言属实的话对大明军界而言将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意味着大明现行的军事体制将受到剧烈冲击。

“没想到小道消息竟然传得如此之快。”李云天闻言不由得笑了起来,并没有否认市面上的那些流言,宣德帝确实有用骁武军替换辽东都司和山西行都司明军的打算,只不过这件事情还没提上议事的日程中,不成想已经泄露了出去。

宣德帝并不是心血来潮想要用骁武军替换辽东都司和山西行都司的卫所部队,而是现在已经具备了裁撤辽东都司和山西行都司卫所部队的条件。

至于万全都司,由于鞑靼和瓦剌这次被大明击败,也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故而自然会被并进山西行都司。

首先,在此次与鞑靼和瓦剌的交战中,明军卫所部队的主力可谓损失惨重,作为战斗最为激烈的地方,辽东都司和山西行都司所辖的卫所部队更是元气大伤,因此有些卫所必须要被裁减。

再者,张昊虽然是辽东总兵,但辽东明军的实际掌控权却在李云天的这个辽东副总兵手里。

由此一来,李云天手里就有了交趾和辽东两处的兵力,这两处的兵力是大明最为精锐的部队,足以对大明南北的卫所部队形成震慑和压制,宣德帝根本就不用担心有些勋贵想要趁机滋事。

尤为重要的是,李云天通过辽东和北直隶的大捷收获了崇高的威望,进而在军中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张辅、周征和张昊,一跃成为大明军中的第一人,再加上骁武军优越的待遇,恐怕大明那些卫所军队巴不得被骁武军收编。

“相公,皇上真的要撤销辽东都司和山西行都司?”周雨婷闻言微微怔了一下,双目流露出了震惊的神色,显得有些不安,虽然如此一来李云天手里的兵权增加了,可是牵涉到的勋贵和明军将领该如何处置,她可不想李云天因为这件事情成为大明勋贵的众矢之的。

“太祖皇帝设立军屯的本意是好的,想要让当地驻军能自给自足,可现在看来各卫的境况已经脱离了太祖皇帝的本意,因此军屯该到了改变的时候了。”

李云天知道周雨婷肯定要为这件事情担心,所以他才没有告诉她,微笑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