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31章 御驾亲征〔四更〕(2/3)

征是最适合率军平叛的人。

不过周征这些天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并没有在军阁,而张辅又与汉王交往甚密,故而张本就推荐了阳武侯薛禄。

薛禄在靖难时战功卓著,作战勇猛,由于多次与汉王并肩作战,故而对汉王的战术知之甚详,是京城勋贵中最适合的平叛人选。[328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 328执宰大明331

大殿右侧的勋贵队列中,薛禄闻言脸色不由得大变,双目流露出为难的神色,他虽然不赞同汉王举兵造反,但他与汉王有过生死患难的交情,让他去平叛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

“陛下,汉王凶悍,非陛下御驾亲征不可!”这时,大点左侧队列前端走出一个人,正是内阁次辅杨荣,沉声向宣德帝说道。

说实话,杨荣并不信任薛禄,万一薛禄临阵倒戈,那么大明的江山可就危亦,因此必须要宣德帝亲自前去平叛,才是最为稳妥之举。

“陛下乃一国之君,岂可亲临险境。”随后,大殿右侧队列前方也有一人走出队列,是太师、英国公张辅,冲着宣德帝拱手说道,“陛下,臣愿意率军十万前去讨伐汉王,必将汉王擒住献给陛下。”

“陛下,太师虽然勇武善战,可此事事关大明江山社稷,陛下还是应当亲征。”杨荣闻言,双目不由得流露出了警惕的神色,张辅与汉王之间的关系人尽皆知,要是用他领军的话,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虽然张辅擒住了枚青送给了宣德帝,但是又能保证这不是汉王和张辅使出的一招苦肉计,一旦张辅领着那十万精锐投奔了汉王,后果可就不敢设想。

“此去平叛路途艰险,而战事瞬息万变,随时都有可能受到敌军突袭,倘若陛下有个意外,岂是你我所能担待起的?”张辅岂会不知杨荣的心思,于是冷笑了一声,沉声质问。

“倘若不能一战而平定汉王,定有宵小之徒投靠,那么汉王势必起势坐大,届时无人能担此重责。”杨荣自然不甘示弱,冷冷地反驳道。

张辅越是想带兵平叛,杨荣就越是怀疑他的动机,因此也就越加不会让他掌兵,以防不测。

见两人争执了起来,于是大殿上的臣和勋贵们随即也加入了战局,臣一边倒地支持杨荣,而勋贵们全部支持张辅,演变成为了官集团和勋贵集团的较量。

宣德帝见两派在太和殿上吵得不可开交,而且都有着几分道理,于是沉吟了一下后不由得望向了夏元吉、蹇义和杨士奇、杨溥、金幼孜、黄淮等人,他们几个一直没有开口发表意见。

在宣德帝看来,派遣朝中勋贵领兵平叛虽然是例行之举,但却无法保证能平定汉王的叛乱,因此带来难以想象的严重结局。

而御驾亲征固然增加了许多胜算,可是无法保证他的安全,保不准汉王会派人进行突袭,这使得宣德帝左右为难。

“臣不才,激变宗藩亲王,罪该万死!”夏原吉见宣德帝看向了他,连忙摘下了头上的乌纱帽,跪在地上向瞻基请罪。

“爱卿为大明劳心尽力,何罪之有?汉王所言不过是拿你当个借口而已,是福是祸朕愿与你一起分担。”宣德帝闻言摇了摇头,吩咐金英将夏元吉扶了起来

“陛下,难道您忘记了当年李景隆之事吗?要想对付汉王,非得陛下御驾亲征不可!”夏元吉起身后,沉吟了一下,望着宣德帝高声说道。

夏元吉的话不仅使得宣德帝的脸色为之一变,也使得太和殿上一阵骚动。

二十多年前,永乐帝奉天靖难时,建帝派太子太傅、曹国公李景隆率领五十万南军前去平叛,结果被燕军杀得惨败,导致与燕军陷入了持久战。

不仅如此,当年永乐帝率军突袭南京城的时候,李景隆开城投降,使得建帝没有等到各地勤王之师的到来,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