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借一把刀(2/3)

青州境内的独行侠。

不过,贪狼不该在这时候死。原本是想将这名手下第一高手调回来,做一步暗棋,关键时刻起到一击必杀的效用。倒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年来城内被他有意打压的一些势力,在外人的接触下便开始有些蠢蠢欲动了。

有些人,只在这个时候便已经沉不住气了,迫不及待想要抱邻城两家的大腿啊。只是,正如先前所说,他上官玉龙却不是那么好杀的,不是别人一句话想杀就杀得的。

自作孽,既然不想活便不活了。年轻公子的脸上浮起一丝狠色,他当年能够把那些个小帮小派闲杂势力拉起来,如今自然有更大的拳头把它们打下去。

“拜帖可曾送出去了”

心腹道:“已经送过去了,曹府内出面的是姓刘的管家,推说他们老爷曹刚外出未归,时间最好是改日,但也不好一再拒绝属下,说明日会在府中迎接公子。”

见公子沉默不语,这人说道:“要不要请老爷出面,派几个高人过来这次来人不论名头还是实力都有些不凡,曹家的曹老太爷已死,这个势怕是不好借啊。”

上官玉龙摇摇头,说道:“不,这个事情父亲也知道,不能够找上他。整个青州暗地里都有人观望,这些狐狸,倒都希望我会请父亲出面,不管求情也好,杀人也好,到最后吃亏的都是我们。”

上官公子来年即将入天都为官,很多人不愿看到,若将此事搬出来,无疑是最好的手段。

梁国朝政近年逐渐摒弃九品中正制,在大学士王正的大力主张下科举进仕,这便无可避免的开始勾起八州豪族门阀的怒火。大梁建国三百年,各个豪门几代人下来,财富积累成山,门下子弟多不胜数,谁也说不清楚其中丝线已经牵扯多广。

原本想要入朝为官是一件容易事情,寻个分量足够的老友长辈一番举荐,再往后装模作样来个考核,便能谋个差事。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这样一来,官场军中各得其利,清静十足。可等到这些年,天都城内那名本是穷酸老书生的独眼王正一路青云杀上来,格局却开始发生很大变化。

王大学士出身寒门,前四十年籍籍无名,只在天都附近做了一名执笔小吏,俸禄五斗米。直到入了知天命之年,被一位贵人机缘巧合之下拾捡到,举荐上去,才开始出现在朝堂诸人眼中。

只是没想到,这个相貌有些粗鄙,甚至早年因疾瞎了一只眼的穷酸书生,在入朝之后便连连呈上奇疏妙策。一部谏策论说的朝堂内外失色,内阁三位宰相离座愧拜,当时恰逢新皇登位,皇帝大喜,即领宫廷左祭酒,委以重任。一路走下来,最后更做到了现在朝野中堂的大学士。

如今,被大学士王正看中,更是亲自破格举荐入朝的上官宇龙,无疑是各方人物眼中的一根刺。

金鳞非池物,迎风便化龙,何况这人自小便被称为青州第一公子并且坐拥扶风谁也不想二十年后朝堂之上又出一尊如王独眼一般呼风唤雨的菩萨,并且还是他的门生。

桌上有清茶一杯,他将杯子握在手中,就着温润茶水轻轻喝了一口。

“曹老太爷虽死,可我也没有指望着他以及曹家姐妹。曹府中,另有高手,我要借一借这把刀。”

上官公子低声轻笑,“我未来老师,算是未雨绸缪,给我出了一道小题。”

赵秋房中一灯如豆,将四周家具隐约照亮,也映出管家皱纹横生的老脸,在地上透出一道模糊影子。

少年喝口水,说道:“这名上官公子我已经见过,照您所说,当真有些不凡了,可是干我何事”

刘叔叹口气,“曹家在扶风算是大户,皆因老太爷在世时与人为善,又是青州内数的出来的强者,个中有利害关系,江湖朝堂之上的大小消息老家伙我也收集了一些。这次对方放言,十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