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五十九章:沉舟侧畔千帆过(五)(2/2)

钱宁道:“前方五十里就是北京城了。”格根无比兴奋,道:“没有想到那也先大汗的伟业在我手中重现,不过今日的朝中已经没有于谦了,看谁还能够阻挡我瓦剌大军。”钱宁道:“当年于谦如此忠义,尚死于非命,如今还有谁人敢行相同之事。”

这两人说的事情是明英宗和明代宗两朝年间的事情了,在正统十四年八月十六日,明军主力于土木堡遭遇惨败,几乎全军覆没,明英宗在此战中被俘,消息传到京城,皇宫上下惊慌一片。土木之变,使明王朝遇到严重的危机。

危急之时时任兵部尚书的于谦加强战备。皇太后命郕王朱祁钰监国。当时京城大官富户纷纷南逃,有的大臣也主张南迁。于谦坚决反对迁都,力主保卫京师,此才为天下根本。于谦其后被委以重任,其临危受命,担任兵部尚书。

拥立朱祁钰称帝,朱祁钰于九月六日即皇帝位,是为明代宗,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也先见挟明英宗要挟明廷之计不逞,遂于十月率大军进犯北京。

于谦在此期间严整军纪,并选拨新进将领操练军兵,分守九城,并命令边防部队加紧修固沿边大小关隘。

于谦的策略是以战为守,他分调援军,进行内外夹击的作战部署,准备与瓦剌军决战于北京城下。不仅如此,于谦还将全城军民都动员起来,备战备荒。城内的木土、瓦匠、石匠等统一编成工程队,进行训练。

筹集了大量砖石、木材、石灰、工具等,以备战时急用。组织力量加固北京周边四十五里的城墙,增修了京城的崇文、正阳、宣武、东直、朝阳、西直、阜成、德胜、安定九门。并传檄京城周围的州县和山西、河北等地民众,

拿起武器,视情况全力打击瓦剌军队,切断其后路。也先在进攻北京的过程中,到处遭到军民的抵抗和不断袭击。各地的百姓自动组织起来,抗击瓦剌军的掠夺。北方边陲重镇的守兵,抱着与城共存亡的决心,誓死保卫国土。

也先进攻北京各门屡次遭到失败,并获悉明朝各路援军即将到达。唯恐后路被切断,便于十五日夜率一部人马,向紫荆关撤退。也先率军退至塞外之后,仍有数次南下,都因明军防范严密而未得逞。

然而起皱被瓦剌放回的明英宗在宦官和佞臣的拥戴下发动夺门之变、于景泰八年正月重登帝位,废明代宗为郕王。而当年拥立景帝并力主抗敌的于谦却在石亨、徐有贞等人的诬蔑之下被明英宗杀害。

格根对于此事心知肚明,笑道:“你们汉人就是喜欢勾心斗角,于谦如此英雄人物,连我瓦剌人都真心佩服,没有想到他没有死在敌人的手中,却是死于自己人的手中。

如今战事再起,看谁人会是于谦第二。”说罢带领大军前往北京城。

那被江彬从居庸关调回的一万人马已经来到了北京城之下,然此时大门紧锁。江彬在城墙之上对众人道:“瓦剌大军将近,尔等在此坚守,背水一战。”

众士兵奇怪道:“我们为什么不坚守居庸关,却来这里坚守,无险可据,试问如何对阵瓦剌骑兵?”这个时候一队约有两万人的人马赶到,为首之人就是辽王朱宠涭,其年纪约莫五十,双眼有神,身子长修,给人干练之感。

这辽王朱宠涭是明朝第六代辽王,在明太宗朱棣即位之后,限制了藩王的诸多权力,特别是兵权,然朱宠涭却是为数不多的几个拥有兵权的藩王之一。新八一首发

朱宠涭对那些士兵道:“如何不能对阵敌人士兵,我们这里的士兵加起来就由近三万人,难道还怕他们瓦剌么,这一次与上次一样,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眼下各地勤王之师陆续倩阿里,要是成了关门打狗之局,那瓦剌的大军可就是有来无回的局面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