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二章 李啸大婚(2/4)

夫妻恩爱白头到老。

茶叶、芝麻各一堆,又称油麻茶礼,象征今后女子要从一而终,誓守忠贞。

糯米十二斤、砂糖三斤二两,这是给女方做汤圆所用,象征幸福美满。

朱寿镛收到这般重礼,一脸笑得稀烂。随后,根据女方回礼的礼仪,朱寿镛将聘礼中食品礼盒中的二百多盒退还,同时,回赠给男方李啸一些湖绸所制衣帽鞋袜作为回礼。所有回礼皆为双数,意为好事成双之意。

第五步,则为请期,这一步,一般与第四步纳征同时进行。最终于朱寿镛与李懋芳一起,根据验礼官的意见,确定了两人大婚的日子为崇祯六年九月二十六日。李啸得到消息后,复派人送来一对大雁和一些点心,表示对结婚时日的认可与确定。

第六步, 亲迎,就是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这项仪礼往往被看做婚礼的主要程序,可以说,是整个婚礼的最部分。

为了这场婚礼,这段时间,李啸在雄唐卫西壮区专门为自已修建了一座颇好的宅邸,作为迎亲与洞房之所。

李啸带着装束整齐的护骑队提前二周出发,坐着高头大马,头系红丝纯金束发冠,身着鲜红婚衣的李啸,在一众琐呐鼓手的簇拥下,昂然走在队伍的最前头,前往兖州鲁王府迎亲。

整个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辆双顶十二人抬的豪华大轿,刻凤纹蝶,华彩非凡。

行到鲁王府后,在震耳的炮仗声中,在专门带来的一众孩童的喧闹声里,在鼓手与琐呐手合奏的《喜结良缘》与《状元游街》等喜庆乐曲的伴奏声里,李啸由媒人李懋芳引领,来到早就布置得喜庆一新的承运殿中,亲自向正襟危坐于高椅之上的鲁王朱寿鋐,泰兴王朱寿镛,以及朱徽姵的生母高氏,分别磕头行礼。

头戴九翚四凤冠,外罩坠晶珠红绫帕头覆面,身穿绣长尾山鸡、鲜红杭绸所制的宽袖嫁衣,在四名亲侍丫鬟的领陪下的朱徽姵。也一同来到承运殿中,随即低头站立在李啸身旁。

在李啸与朱徽姵两人,静静聆听完从朱寿鋐到朱寿镛,以及其母高氏的祝福与叮嘱后。李啸复跪地行礼,郡主朱徽姵也在丫鬟的搀扶下,向端坐椅上的诸位前辈致礼。

随后,朱徽姵被丫鬟搀扶回了闺房。鲁王府随即举行盛大的欢迎宴会,鲁王府的朱氏皇族尽皆到齐。李啸第一次见到了后世闻名的鲁监国朱以海,此时他只有15岁,年轻稚嫩的他,一脸笑嘻嘻地表情看着李啸,让想起这位鲁监国后面坎坷命运的李啸,心下一阵惋叹。

宴会之上,鲁王朱寿鋐与泰兴王朱寿镛皆是一脸笑意,看着李啸的眼神,更是亲切之极。各人频繁地向李啸敬酒劝菜,宴席之上。一派欢乐喜庆。

是日,李啸大醉,他于鲁王府休息一天后,次日便带着朱徽姵启程回雄唐卫。

朱徽姵搂着亲娘高氏哭个不停,鲁王朱寿鋐还是一脸淡淡的笑意,而朱寿镛、朱以派等人皆不觉悄然落泪。

高氏婉言再次叮嘱李啸,一定要好好照顾郡主朱徽姵,李啸决然回答道,一定会替王爷与夫人照顾好妻子,请他们绝对放心。并且婚后也会多让她回娘家游玩。以解其思亲之愁。

喧天的锣鼓与鞭炮声中,身装嫁衣头罩红巾的朱徽姵,终于在鲁王府一众送亲女眷的扶助下,由伴娘撑开红伞。一众送亲女眷边陪新娘子走,边向天空,伞顶,轿顶抛撒米粒,意为喂金鸡,表示以后出嫁女子不会在夫家受欺负之意。最后由四名亲侍陪嫁丫鬟送其坐上李啸特制的那顶十二人抬的豪华大轿。轿头一声长喝。随后起轿而去。

朱寿镛与高氏陪着花轿送了很远,两人都是泪眼盈盈欲语还休,让李啸心下颇为感叹。

一周后,李啸的迎亲队伍回到雄唐卫,赶在崇祯六年九月二十六日这个大喜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冰山美女的贴身高手 爹地给钱,妈咪借你生娃 我的灵力MAX 烈焰遮天[娱乐圈] 且以深情共此生 我和我的沙雕老公 膳食娘子 鬼道冥途 夺命枪 明言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