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九章 烫手山芋(3/4)

所再也用不了了!”看了窗外一眼,才转向她:“你是识字的,看一眼这个,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说罢将册子递给她。

春瑛迟疑了,这东西似乎是个麻烦呀?假如是什么机密,她一接过来就即是是知情人了,想拒尽也难吧?

李攸不耐心,一把塞给她:“磨蹭什么?就凭你那个性子,难道还怕我逼你干什么不成?!”

春瑛警惕地捧住那册子,看了封面一眼,那上面写着一行小字:顺安七年。下面还写着一个“康”字。这是什么意思?顺安七年她还没穿过来呢,这个“康”字又代表着什么?她不解地看向李攸,见他没有解释的意思,只得翻开了第一页。这一看,她就被惊住了。

这是本朝另一位十分低调安份的宗室亲王康王爷的机密账册,根据上头的记载,至少在顺安七年这一年里,他曾经送过大笔财物给恪王府和梁太师府两家,而这些财物,则起源于外省四十多名官员的孝敬,其中文官官职最低的是县令,最高的是一省布政使,武官最低的是千户,最高的是镇抚一方的宣抚使。单从这个账册上看,当年恪王府与梁太师府的权势比想象中更大。

春瑛忽然记起,无论是康王还是账册中记载的官员,倒有一大半是不在几年前的问罪名单上的,那岂不是说……

她倒吸一口冷气,迅速看向李攸:“三少爷,这东西……可了不得!若是当年皇上动手略慢一些……”正由于天子的剿灭举动足够迅速,在影响扩大前就制住了主犯,才没惊动这些外省权势,不然鹿逝世谁手,还很难说。

李攸点点头:“若非如此,我也不会进退维谷了。”看向春瑛的眼力中带了一丝欣慰:“我就知道你定能看出来,用不着我多费唇舌。跟聪慧人说话就是省事。”

春瑛没工夫理会他的褒奖:“你是从哪里得来的?!”

“二嫂迁居府后小院时,从她的行李里找到的。”李攸淡淡隧道,“那时二嫂被婆子们扶持着走了,几个丫头都管束起来,二哥又嚷嚷着要把院子翻新,往一往晦气,因此屋子里乱糟糟的,到处是人,二嫂的细软也被人摸了不少往。我不过是往看个热烈,见有一只大箱子,半旧不新的,又不象是咱们家的东西,便问别人是什么。从前在这院里当差的晨儿,那时在那院里管事,便告诉我是二嫂子外家在失事后静静儿送过来的,由于挂着大铁锁,箱子又是铁打的,因此没人知道里头是什么东西。我这才知道那本来是铁箱子,只是外头贴着木板,看不出来。我当时便上了心,叫晨儿唤几个人来,静静儿将箱子搬走,花了大半个月的工夫,才打开了。里面多是些珠宝财物田契之类的,还有梁家的秘账,我当时通通交给父亲送上往了,这一本小册夹在一堆古人字画里,我也没留心,是前不久才翻出来,创造里头的机密的。”

春瑛捧着那本薄薄的册子,只感到沉甸甸的:“这东西要是送上往了,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这不过是一本账而已,怕是梁家留着做痛处的,康王府确定还有!到时候牵扯到的人就多了。实在这里多数人都不是逆贼的逝世党,逃过了,也没什么要紧。要是当时交出来,皇上也会感到棘手。”李攸忽然感到有些烦躁,“可是我们家如今的情况,假如不能拿出点东西叫皇上知道我们是忠心不二的,就会被踩到泥里往了!因此我也顾不得了,横竖这些人都不是什么好人,当年既然依附逆党,也没少做搜刮民脂民膏的事,也算咎由自取了。”

春瑛瞥他一眼:“这么重要的东西,你为什么不立即交上往?我虽回京只有几天,也听到不少风声了。这东西早交一日,侯府就早脱身一日,你还磨蹭着做什么?!”

李攸更烦躁了:“你若仔细翻翻,就知道里头记的都是些什么人……范家……熙如父亲的名字,就在上头!还有好几家人,都是我们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