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一、司马懿死了(2/4)
起来在军中的地位数他最高,司马师的卫将军也不及他,骠骑将军曹洪早已故去,大将军曹爽被杀,在名义上王凌如今是魏军的第一号人物。
跟王昶一样,王凌也出身于太原王氏家族,他与王允的关系更近,是王允的侄子,早年便到曹操身边任职,历经曹氏四代人,对曹氏忠心耿耿,职务不断上升,之前说过,满宠曾是王凌的上级,王凌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满宠离职后,曹爽对王凌进一步拉拢,让他负责整个东线战场(都督扬州诸军事)。
论年龄、论资格王凌都与司马懿都不相上下,他在东线战场经营多年,势力很大,他不会轻易顺从司马懿,也不能用强力迫其就范,为此司马懿很费了一些脑筋。
司马懿以少帝的名义征王凌回朝廷任职,担任三公之一的司空,对这项任命王凌显然不感兴趣,找了很多借口一直不来就任。但王凌也知道这么拖着不是办法,必须主动出击,为此他找到兖州刺史令狐愚商量对策。
令狐愚是王凌的外甥,作为“拥曹派”,他们目前的处境差不多,王凌派心腹秘密前往兖州,令狐愚提出以扬州和兖州为基地另立朝廷与洛阳分庭抗礼,令狐愚连新皇帝都想好了,这就是曹操的儿子、楚王曹彪。
曹彪不仅辈分很高,而且跟曹植等人一样,长期以来过着被监视、限制的生活,而他生性不愿意逆来顺受,总想改变,他的封地目前就在兖州刺史部,是令狐愚控制的地盘。
令狐愚还听到一个传说,兖州刺史部东郡的白马河里出了妖马,夜里过官家牧场时发出鸣叫,众马皆应,天亮时有人看见这匹马的蹄印大如斛斗,一连数里,最后没入河中,不知什么时候在当地就有了一则民谣悄悄传唱起来,其中有“白马素羁西南驰,其谁乘者朱虎骑”的话。曹彪字朱虎,又是白马王,结合以上传说和民谣,令狐愚坚信拥立曹彪一定能成事。
令狐愚的计划让王凌动了心,但他的儿子王广还在洛阳,起事前必须把他接出来。王凌派人秘密到了洛阳,把计划告诉儿子,让他设法脱身,但王广反对父亲这么做,给父亲写了封信,信中说:“司马懿内心虽然难以捉摸,但也没有做过大逆之事,现在他能擢贤用能,广树政绩,修先朝之政令以应众心所求,对于曹爽犯下的过错,全部予以改正,政令莫不以体恤百姓为先。况且,司马懿父子兄弟并握兵要,不是那么容易打倒的。”
王广说得并不错,司马懿虽然是夺权上位的,好像不够光彩,但曹爽等人之前实在太差劲,早已失去了人心,司马懿掌权后的确面貌焕然一新,已深得朝野上下的拥护,此时举兵反对他并没有成功的基础。
但王凌仍然决心一搏,因为他已经没有别的出路了。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却出了意外。
王凌突然得到一个不幸的消息,令狐愚死了。整个计划都是令狐愚在策划,包括楚王曹彪那边的联络工作也都是令狐愚在负责,他突然不在了,王凌顿时傻了眼。
更不幸的事还在后面,令狐愚谋反有两个主要助手,一个叫杨康,一个叫单固,令狐愚死时杨康正好在洛阳出差,他是应司徒之命来谈公事的,听到消息不亚于一声晴天霹雳,起事成功的可能性本来就不高,主事的人不在了,结果可想而知,为了给自己和家人留条退路,杨康就在司徒府揭发了谋反的事。
此时的司徒是高柔,司马懿的坚定支持者,听到杨康的报告,高柔不敢怠慢,马上带他去见司马懿。司马懿仔细分析了兖州和扬州方面的形势,决定先隐而不发,告诉杨康这件事不要再提,让杨康仍回兖州,以免引起怀疑。
之后,朝廷派了个叫黄华的人前去继任兖州刺史,这时王凌还在为要不要起事而犹豫不决,他不知道司马懿对他们的事已了如指掌,王凌甚至还派了个叫杨弘的将军去秘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每秒都在升级
仙道重生
轮回大劫主
玄幻:诸天最强系统
秦功
醉爱
战神比肩绝色战王
快穿之艳光四射
我想此时我是喜欢你的
从机械猎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