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战争爆发(大章)(3/4)
就已经展开。德国飞行员在损失了几架飞机后终于对伊朗的防空部队反应速度以及行动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根据情报制定了今天的作战计划。
攻击卡拉季的机群一共分成三部分,分别为负责打前站和清场的bf110双发战斗机机群,负责攻击目标的ju88轰炸机和随行机群,以及走另外一条线路的bf109战斗机机群,这个分工看似杂乱无章,但是搭配起来却是恰到好处,至少让第一次碰上这种情况的华夏空军感到有些手足无措。
首先出发的是bf110战斗机部队,他们的任务就是在空中为后续的轰炸机搭建一个空中安全走廊,战斗机为轰炸机护航并不是只有伴随护航才能叫护航,提前进入战场然后在机场上空压制对方的战斗机也是一种护航的方式,而如果行动比较隐蔽的话,那么在对方大量飞机升空之前,充分利用高度和能量优势bf110也是可能占到优势的。更何况,护航战斗机的任务就是保证轰炸机能够安全执行轰炸任务,如果对方的战斗机愿意和负责清场的战斗机交战的话,德国空军也不介意在拥有数量优势的情况下打上一场。虽然因为飞机性能的差距导致交换比并不好看,但是在德国空军眼中能用双发战斗机换取双发轰炸机无疑是一个很划算的决定,无论是从经济还是从机组人数上看都是这样。
除了正面的压制之外,双发战斗机部队的出击同时也扰乱了地面防空雷达的运作,毕竟利用雷达发现目标很容易,但是确定对方的机型就很难了。雷达上一堆光点飞过,你如何确定这是双发战斗机还是轰炸机?防御一方的任务核心是对付轰炸机。和战斗机的交手是能避免就尽量避免。但是当对方的战斗机堵在你的机场上空的时候,交战就无法避免了。
一般在双发战斗机出发后不久。轰炸机编队和伴随的护航飞机就会起飞,他们的巡航速度要比前出的双发战斗机慢一些。为了尽可能的迷惑对手或者避开可能的拦截,德国人轰炸机部队走的并不是直线,而是一条折线。德国人的防空原则基本上是各个联队都有一个自己的控制区,一般情况下是各扫门前雪。以己度人,德国人认为华夏的防空力量也是如此搭配的,这样飘忽不定的航线能给对方组织防御带来更大麻烦。而实际情况也确实是这样,在第一天的空战中,不少地区防空出现了失误。给调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至于那群单独行动的bf109吧,这个怎么说呢?与其说是护航倒不如说是一种变相游猎。拜悲催的航程所赐。bf109挂上副油箱航程也不富裕。但是较好的飞行性能让这款飞机成为了同时代最顶尖的战斗机之一。(开始的时候bf109和喷火其实半斤八两,前者可以负g机动,后者水平机动更好一些。)为了尽可能的延伸作战半径,bf109机群需要在最合适的飞行高度上以最经济的速度飞行。(历史上bf109挂上副油箱有飞5个多小时的记录,当然,这速度方面就比较悲催了。)并且尽量避免过早的和对手战斗而抛掉副油箱。在重重限制之下,这些完全空优挂载的战斗机只能选择自己走一路,不强求一定能和己方攻击机群一起进入拦截区,只要能消耗对方的战斗机战力就可以。
而德国人利用优势兵力打出的这一套组合拳确实在前期的空袭中给华夏造成了一定的麻烦。不少原本要前往某个地区支援的战斗机部队在出发后不久就和对方担任游猎任务的bf109遭遇,进而影响了整个战斗部署。德国人会在战争中学习,而作为一直被炸的华夏同样也在学习。比如说这次战役中华夏就先把大量战斗机放置在后方的机场上,同时还为参战的战斗机准备了多处备降机场和临时机场。这种分散式的布置极大减少了飞机被击毁在机场的概率。同时新式快速双发飞机和对空火箭弹的应用同样让德国空军付出了血的代价。
而位于德黑兰西部的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